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1日 09:45:00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马喜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规律,深入洞悉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科学理论指引和精准实践方略,是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要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应着重从以下五个层面发力,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健全党的领导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政治共同体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实践上,其一,要直面解决“四对关系”问题,即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其二,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其三,要进一步锻造“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健全共同富裕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经济共同体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就是让各族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上,其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尽快补齐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教育、信息化等短板,因地制宜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性。其二,要进一步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在区域协调、共享合作、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和过程的有机统一中,通过市场一体、东西协作、资源协同,推进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多产业深度融合、互助互惠、优势互补,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带动民族地区整体性经济发展。其三,要进一步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使民族地区能够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健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系,进一步强化文化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上,其一,要做到“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二,要坚持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秉持开放包容,向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敞开怀抱、汲取滋养,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开放的现代文明体系。其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守好文化根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造出既能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又能根治现代性弊病、解答全球性挑战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健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社会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在实践上,其一,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主流价值观念,以科学思维不断武装头脑,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其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着力推进民族地区机会均等化,以信息化为手段拓宽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弥合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均衡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情趣和价值理念上全面迈向现代化。其三,着力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注重将民生、文化、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基层、欠发达民族地区倾斜,健全多层次、更加公平、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生态文明补偿机制,进一步强化生态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在实践上,其一,持续完善生态文明补偿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生态保护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使广大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者依法得到合理补偿。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使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化定价,提高生态保护的经济效益。其二,创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手段调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生态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使生态保护地区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其三,加强国际合作是生态文明补偿机制的全球视野。积极倡导全球合作,呼吁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2024年度校级重大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路径研究》(2024YNDXXJ35 )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