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保山龙陵擦亮“中国石斛之乡”品牌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3日 15:42:18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好云南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专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扩面成势,奏响云南经济共富共享、政治团结统一、文化美美与共、社会互嵌共融、生态和谐共生、党建引领保障的融美篇章。

  【总书记的话】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时的讲话

  【地方实践】

擦亮“中国石斛之乡”品牌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保山市龙陵县抓牢石斛产业 助推各族群众共同走致富路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抓住石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土”与“特”,以石斛特色产业为引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产业集群、做优平台载体,将现代新兴科技融入石斛种植,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挖掘利用资源,破除产业壁垒,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收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背景情况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高黎贡山南麓的怒江、龙川江之间,总面积2794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9.71公里,山区面积占98%。全县辖5镇5乡、5个城市社区、116个村民委员会,居住着汉族、傈僳族、彝族、傣族、阿昌族等23个民族,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2万人。

  龙陵县山多、树多、雨多,素有“滇西雨屏”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称号,在云南现有的46种石斛品种中,龙陵就有42种。

  为切实解决高原山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各族群众稳定增收的问题,龙陵县立足石斛特色资源禀赋,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路径,做好做实做深石斛产业这篇文章,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绿色生态的石斛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的石斛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石斛特色品牌,让各族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让各民族的感情像石斛枫斗一样越扭越紧。

  主要做法

  强化政府有形之手,让产品变产业,“盛”开团结进步花

  紧紧围绕“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聚力打造全国石斛产量中心,严格执行石斛种植申请备案制度、施肥用药登记制度、成熟采收管理制度等6项规范性生产制度,大力推广绿色、生态、有机的仿生种植和集约化种植模式,出台具体优惠扶持政策,对老基地提升改造示范基地和新打造认定的省市县三级示范基地分别给予资金补助。

  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同时,积极鼓励经营主体申报绿色药材基地5000亩,巩固有机转换认证基地8560亩,完成有机基地认证1742亩。截至目前,共发放石斛产业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石斛产业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81个村(社区),从事石斛产业的人员达6.5万人,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3.9万亩。

  2019年,龙陵县将石斛花确定为县花,先后荣获“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联盟会员单位”“云药之乡”等称号。2023年,石斛鲜条产量达1.2万吨,石斛种苗1.8亿株,石斛盆景140万盆,实现农业产值14.3亿元。

  强化指尖技艺之手,让手艺变工艺,“扭”出团结进步路

  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目标,聚力打造全国石斛加工中心和全国石斛质量中心,严格按照石斛枫斗生产标准,规范厂房建设,规范加工流程,打造石斛标准化枫斗加工厂6个,建设石斛枫斗加工点69个,实现加工设备符合规定,加工工艺符合标准。

  加大石斛枫斗加工人员培训力度,率先在全国开展石斛枫斗加工、抛光分级师傅等级考试,共有815人分别荣获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师傅称号,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6万人次,其中1.4万余人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实现加工人员备案登记和持证加工,让人才补链携手同向发力,把各类人才凝聚起来、把各族群众动员起来,凝聚起大兴石斛产业的强大合力。

  目前,浙江、安徽等传统枫斗加工区60%的石斛鲜条已回流至龙陵加工,龙陵已成为全国石斛枫斗加工第一县,带动当地1.5万人加工石斛枫斗,石斛枫斗加工产量达1750吨,实现产值35.1亿元。

  强化市场无形之手,让经营变经济,“奏”好团结进步曲

  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省发展大局,聚力打造全国石斛交易中心和全国石斛科研中心,抓实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成立龙陵县石斛协会,组建石斛专业合作社37个,培育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陵县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规上企业,注册与石斛相关的公司137个,石斛运输中间商20余户。

  成立了石斛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石斛产业学院,由企业与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开办电商实训基地,培训孵化电商销售人才。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石斛花卉企业40余户、电商直播人才300余人。在淘宝、天猫、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进行直营销售,建立龙陵县石斛交易市场,积极打造龙陵县石斛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石斛精深加工转化率由20%增加到80%以上,让小特产在迈向大产业方向上活力更足、韧性更强。

  召开石斛全产业链人才发展大会,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建成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石斛试验站1个,实施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4项,获国家认证专利45项,开发枫斗、冻干粉等30个系列和100余个产品。2023年,全县实现石斛总产值达65亿元。

  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添一份团结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让昔日闺藏深山的“仙草”成为了百姓脱贫致富的“良方”。龙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按照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式加快发展石斛产业,在出台优惠政策、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扶持、品牌打造、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把发展富民产业的过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双向互动的共同富裕之路,着力推动民族团结与产业发展互进共融,以产业发展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21年3月25日,保山市龙陵县阿昌族群众加工石斛枫斗。

  【经验启示】

  龙陵县围绕把石斛产业打造为百亿元产业的目标,以组织化方式打造种、加、销闭环全产业链,激活和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族群众的收入提高了,彼此的心灵距离拉近了,石斛产业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源头活水”、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也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共同发展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为促进各民族走向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龙陵县通过做强做大石斛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交融共进、互促共赢,致力做强县域经济,推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夯实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根基。

  民族团结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根本保障。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龙陵县在开展石斛技术培训过程中同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把产业发展作为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守望互助、共享发展红利,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意识不断增强,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民心基础,打造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展产业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石斛鲜条种植、石斛枫斗加工、石斛产品销售过程中,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互嵌式的产业发展结构成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相互交流、实现增收的加速器,逐步实现产业提质、群众富裕、人心凝聚的目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到产业链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了情感和文化认同,推动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交融格局。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