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驶下腾猴高速公路,远远就看见腾冲猴桥口岸联检大楼前的国旗高高飘扬,数十辆大货车排着长队,等待查验通关。
口岸不远处,青山莽莽,流水淙淙,民居幢幢……这里,是位于中缅边境的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国门新村。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傈僳族聚居村落,处处生机盎然。
12公里的边境线上,傈僳族群众世代生活在这里,扎根于边疆。从昔日的穷山沟,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国门新村集民族文化、丝路文化、边境文化为一体,群众的幸福生活节节攀高。
“一把弩”式样的寨门表明这里是傈僳族村寨,民居屋顶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
家家户户国旗飘扬。杨艳鹏 摄
阵雨过后,空气更加清新,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在民族文化广场上闲话家常。谈起原来的村庄情况,87岁的村民余敬芬说:“以前我们只种苦荞、玉米和洋芋,日子不好过,路也不好走,尤其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塘,人家都叫我们‘黑泥塘’村。”
地处边境山区,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培育滞后。“苦荞洋芋苤菜汤,有女不嫁黑泥塘。”周边村寨群众编的顺口溜,让大家面红耳赤。
“我就是嫁到黑泥塘来的。”村民余从芝清楚地记得,1987年她结婚那天,进村的山路曲折陡峭,走走歇歇用了大半天时间,连喜悦都被冲淡了。
87岁的蔡家寨村民余敬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杨艳鹏 摄
路,最先改变。从1976年村里修通第一条通往外界的土路后,群众出行难逐渐得到解决。如今,火山石铺设的特色村道直通家门口。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启动,让国门新村发展再度提速。至今,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傈僳族民俗文化展馆、集中养殖小区等,带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全面改善。
村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也纷纷行动起来美化自家环境。118户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全面完成;生猪集中在村外养殖,4000多平方米的彩钢瓦建筑被拆除,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青瓦红墙,红旗飘扬。村民蔡洪生在家门口招呼大家进屋。从茅草房、土木房,他到现在第三次建起的新房,大不一样,房前屋后鲜花繁簇。新房外,一辆小汽车停在车库。看着大家的目光落在车上,蔡洪生骄傲地说:“我们村环境好了,生活也好了,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和摩托车。”
航拍猴桥口岸联检楼和国门新村 董正东 摄
从前的“黑泥塘”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羡慕的富裕村,还戴上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等一顶顶桂冠。
站在中缅友谊隧道附近的山下举目眺望,山坡郁郁葱葱,满目苍翠。“这里种植的全是草果,已经有七八年了,大部分已进入丰产期。”国门新村蔡家寨村民蔡林明说,再过两个月,将迎来采收季,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以前,村民们靠着种植、养殖和政府补贴过日子。”国门新村蔡家寨村民麻发强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有了很大起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家发展劲头更足了。
不等不靠不要,国门新村一心一意做强产业。
蔡文辉带着记者查看草果产业情况。杨艳鹏 摄
夜幕降临,火盆燃起。“开展草果种植技术培训很有必要,一定要把产量搞上去。”“还要统一集中采摘时间,保证草果品质,才能卖个好价钱。”“要是村里能建起烘烤厂就更好咯。”火塘会上,大家一言一语勾勒出产业发展的蓝图。
“如今,草果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小草果变成了金果果。”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国门新村得到充分验证。
2023年,国门新村种植草果4882亩,总产量达19.1万公斤,户均增收1.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2万元。
走在国门新村的火山石路上,道路两旁的木瓜树、红叶李、核桃树随处可见。“从2022年开始,村里发展白花木瓜400亩、山胡椒400亩、红花油茶250亩。”蔡文辉说,靠山吃山,国门新村有了“新吃法”,群众的增收路子越来越宽了。
清澈的山泉水沿高黎贡山流下,为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村民蔡林旗正在打理鱼塘。她承包了村里的三文鱼养殖,靠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精心管理,养殖的三文鱼小有名气,不少食客专程来国门新村吃三文鱼。
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谈起国门新村的变化,一脸喜悦。杨艳鹏 摄
在腾冲猴桥口岸边民互市进口查验货场,货车进出繁忙。今年1至6月,全村边民互市交易额210多万元,人均收入3886元。预计到今年底,参与边民互市的村民人均收入将超过5000元。近年来,依托国家边民互市政策,在国门新村542人中392人进行了备案。
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种植养殖、边民互市、就地务工成为国门新村村民的致富新路。
清晨熹微,村庄苏醒。站在国门新村高处向南望去,猴桥口岸联检大楼赫然矗立,中缅边境南4号界碑就在4公里外的山脊上。“这里是走进国门后的第一张名片。”蔡文辉说。
随着腾猴高速公路的开通,国门新村依托国家级口岸优势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建设环寨路、民族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打造休闲度假、边境旅游、民族风情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观光。
“微信到账100元。”村里新开的囡囡客栈收款到账。店主麻二囡热情地搬来凳子,要与记者聊聊这几年的发展:“随着猴桥口岸的繁荣,村里游客多了起来,我家就决定用自家的房子开客栈,开业以来每个月都有八九千元的收入。”
蔡文辉接过话茬:“国门新村现在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了。等腾冲猴桥口岸配套设施完善后,我们要继续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门新村蔡家寨村民小组 董正东 摄
种植大户余绍贵也决定跨行创业。“我家里有100多亩草果地,年收入近50万元,现在准备开宾馆了。”看着投资180多万元建成的宾馆,余绍贵满脸自豪,“宾馆一共19间客房,每年能盈利16万元左右,生活越来越幸福。依靠国门新村特殊的区位优势,未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如今,村里在外务工人数不到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二。选择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村寨产业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人民安居乐业,边境安宁稳定。在国门新村,处处可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等标语。
国门新村文艺演出。 供图
踏脚起舞,节奏鲜明,伴随着傈僳族音乐响起,村民蔡秋云跳起傈僳族舞蹈。“这几年,村里每年举办爱国戍边刀杆文化节、跳嘎等节庆活动,保护传统文化和习俗,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作为蔡家寨文艺队队长,蔡秋云将爱国信念文化融入舞蹈动作中,将民族文化传承在歌曲律动中,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还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绿水青山,宜居宜业。徜徉国门新村,山泉水静静地流淌,鲜艳的国旗映衬着村民幸福的笑脸。
总策划:何祖坤
统筹:田静 王雪飞
采写: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组 李建国 杨艳鹏
腾冲市融媒体中心:邹燮锦
视频编辑:邢路扬
设计: 蔡陈晨 蓝素琴
编辑:张潇予 孙寅翔
看见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