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围绕创建工作总体目标和要求,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凝心聚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祖国西南边陲构筑了一道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亮丽风景线,全县呈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积累了许多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
陇川县拥有“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享有“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目瑙纵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和美誉。境内聚居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景颇族和二分之一的阿昌族,汉、景颇、傣、傈僳、阿昌、德昂等24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53%。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陇川县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确定为三大发展目标之一,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统筹推进。设立县级创建工作专班,坚持全域谋划、高质量推进,先后制定出台《陇川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陇川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方案(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发展目标,坚决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陇川县依托“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1亿多元,打造了龙安村、吕良村等一批看得见、可推广的多民族融居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陇川县按照“一村一方案”,聚力打造龙安村、吕良村、新寨村、中寨村等一批强边固防、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基层治理典型的现代化边境小康幸福村,共覆盖2个抵边乡镇、7个沿边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惠及群众2.7万余人,建成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每个乡镇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均有“一条主题街道、一个民族团结广场、一个团结之家活动室、每年至少一场主题活动”。推进示范创建进景区、行业服务窗口、边境口岸、实践基地、“两新”组织,并向小区、家庭、班组、岗位、新兴行业等社会细胞和基层一线延伸,组织县级创建命名四批示范单位、二批示范户,全县有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6个、模范个人44人和示范单位310个,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道德模范。
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创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创文、创卫、创平安有机融合,以“七+N进”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推动创建工作向村组(社区)、家庭延伸和覆盖。
边疆人民幸福安定团结
陇川县积极培育桑蚕、蔗糖、稻谷、猕猴桃、烟草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桑蚕、蔗糖两条“全产业链”,赋予富民产业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大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桑园+蚕茧加工+纺织制造+丝绸织造+服装制造”产业,获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扶持,全县现有桑园2.06万亩、蚕农3万余人;拥有景罕、陇川糖厂可日榨甘蔗15000吨,甘蔗种植面积33.4万亩以上,蔗农13万人,每年糖业产值约30亿元,是国家糖料核心基地县。
开展“党建引领+为民办实事精准派单+民族团结”行动,开设线上“为民办一件事”“民心群”,2023年全县各级党组织为各族群众解决服务事项12168件,919个党支部达标率100%。
陇川是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一核两翼”中的“西翼”,有国家二类口岸—章凤口岸,实现高速通车、机场通航、章八公路提升、麻栗坝灌区建设提速,行政村、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均达100%,农村安全饮水全面保障,电网改造全面推进。
如今的陇川,正走在以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以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上。持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进一步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向人民群众交付满意的时代答卷。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通讯员 管毓树 雷秋英 桂金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