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好云南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专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扩面成势,奏响云南经济共富共享、政治团结统一、文化美美与共、社会互嵌共融、生态和谐共生、党建引领保障的融美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地方实践】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推动织锦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市西盟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以传承保护为核心、以创新赋能为关键,推动佤族织锦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变,绘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图景。
▶背景情况
佤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佤族织锦传承古法技艺,其独特的色彩和纹样映射着佤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民俗风情,承载着佤族人民的民族记忆,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西盟县坚持走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西盟佤族织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学习借鉴彝绣成功经验,在设计、质量、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通过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打造出新的品牌,做好民族文化产业文章,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2022年以来,共接待“非遗+旅游”游客人数75.66万余人次,带动佤族织锦及其周边产品销售额达1450余万元,带动3000余名从事佤族织锦技艺群众每年户均增收8600余元。
▶主要做法
在传承保护上下功夫,推动佤族织锦从传统走向未来。西盟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非遗资源整理,完善非遗保护机制,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通过走访村寨、座谈交流、访谈技艺能人等方式,与传承人及传承群体面对面访谈、记录、拍摄,看原物、查原貌、录原态,圆满完成佤族织锦普查4次,采集收录要素52项,拍摄图片、视频资料1000余份。对织锦的历史渊源、色调搭配、纹样图案等要素进行梳理,进一步弄清楚佤族织锦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技艺特点等文化要素,为传承保护打牢基础。将佤族织锦纳入西盟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从制度上、技术上强化保护。与专题博物馆建立合作机制,投入保护资金168.14万元,推动披肩、服饰、茶席、如意带、牛头包等佤族织锦代表性作品列入中国家纺博物馆、省市博物馆等展馆进行收藏保护。依托“西盟工匠”技能品牌,把佤族织锦技艺作为工匠培训重点,培养各级传承人50名,收徒108名进行“传”“教”“带”,对织锦工匠给予贴息贷款、评先评优、承租集体资产等扶持政策。争取文旅部项目支持,每年投入25万元资金用于织锦传承保护,对省、市、县级传承人按照每人每年8000元、3000元、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在创新赋能上下功夫,推动佤族织锦从“大山”走向“大众”。西盟县立足市场需求,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开展创新技能培训,探索制作文创产品,加强产品宣传推介,在保留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更多颜色、图案等,推出一批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服装、服饰、挂件产品,文化创新赋能非遗产品升级、营销传播,让佤族织锦走向更大的市场。西盟县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培优市场主体工程,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社13个,培育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西盟佤山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5家,创办省级非遗工坊1个、分工坊11个。支持非遗工坊充分运用好商标权、专利权,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工坊知名品牌。积极申报“西盟佤族织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放大佤族织锦区域品牌效应。县级建立佤族织锦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平台辐射带动全县5镇2乡,开展织锦技艺创新、直播带货、土特产包装设计等系列培训,推动佤族织锦在新时代展现新风貌、迸发新活力。举办佤族织锦传统技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七进”活动84场次,开设传承班12届,开展传承活动176场次,推动更多群众传承发展织锦技艺、提高制作水准。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6期、培训群众5385人,其中3643人已成为织锦能手。支持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立足市场需求,对接云南奥斯迪实业公司、浙江嵊州领带协会等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发织锦文创产品、优化织锦工艺,将佤族织锦元素融入衣物、饰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设计推出服装、挎包、香包、发卡、首饰、挂件等20余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伴手礼,实现织锦产业产值1197.8万元。2022年,推出的佤族织锦新产品“佤族香包”“化妆镜”荣获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优秀作品”。采取“线上推介+实地宣传”的方式,综合采取歌舞展演、文化展览、产品展销、文旅推介等形式,在上海旅游节、昆明旅交会、南博会、文博会、茶博会、花博会等大型国际节庆活动上充分展示佤族织锦技艺和产品20余场次,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展示佤族织锦15场次,推动佤族织锦走出西盟、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推动佤族织锦从“老手艺”变成“新产业”。西盟县坚持走出去学习融合经验、沉下来打造融合路线、市场化放大融合成效,通过“织锦+”跨界融合,推动“织锦+文创产品”“织锦+文艺精品”“织锦+劳务品牌”“织锦+全域旅游”,推动佤族织锦产业从“好手艺”变“好收益”,“吸睛”又“吸金”。西盟县组建由党政人员、企业代表、织锦手工业者和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考察团,赴楚雄州永仁、大姚等5个县(市)考察学习,重点学习彝绣文旅融合发展经验,进一步优化调整织锦产业发展思路,研究制定织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助推文旅市场全要素蝶变升级。推出体验佤族织锦传承精品线路的“织锦游”,把秧洛村博航十组、马散村永俄寨等旅游特色村寨串联起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佤族织锦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文旅项目,形成从开发端到市场端的完备产业链,让游客可以近距离体悟非遗魅力。深化与上海市黄浦区的沪滇协作,用好中国旅游集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定点帮扶机制,支持佤族织锦参加上海沪滇帮扶云品入滇、百县百品展销等活动12次,销售产品30余万元。主动与星巴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洽谈合作,签订年均6万元左右的佤族织锦订单,推动佤族织锦挂件、茶席、如意带走进星巴克门店,不断提高佤族织锦品牌价值。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直播销售,通过西瓜视频、快手、抖音等平台累计销售佤族织锦产品近330万元。
西盟县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聚焦“传承、培训、融合、打造”四个环节,把佤族织锦作为一个富民产业进行全链条打造,推动非遗项目与市场接轨,以创新有效拓展市场,聚力推进佤族织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好佤族织锦深度开发、融合发展的文章,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持续释放活力生机,为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经验启示】
西盟县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将佤族织锦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展现出传统技艺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佤族织锦这项非遗技艺“潮”起来,推动佤族织锦走向了更大的市场,以佤族织锦产业织就文化兴业、文化兴民的致富新图“锦”。
必须以传承保护为核心,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西盟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立足佤族织锦这个地方资源特色,以推动佤族织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促进佤族织锦产业由民族手工艺品向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推动佤族织锦实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融合发展,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为当地群众开辟一条在家门口增收的新渠道。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依托民族传统技艺助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西盟县立足佤族织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积极探索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保护的新路径,通过培育一批西盟工匠、开拓一片市场、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深度开发非遗产品,同时推动市场拓展,延伸非遗产业链条,推动非遗项目与市场接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持续释放活力生机,助推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佤族织锦走出西盟、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必须坚持将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民族文化产业增收文章。西盟县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牢固树立“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的理念,深挖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现实价值,将佤族织锦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借助国家系列优惠政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机遇,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通过“织锦+”跨界融合,推动就业创业,促进农村妇女增收,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