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以“三三”工作法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8日 17:52:56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好云南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专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扩面成势,奏响云南经济共富共享、政治团结统一、文化美美与共、社会互嵌共融、生态和谐共生、党建引领保障的融美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地方实践】

  开创基层治理良好局面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以“三三”工作法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新样板”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积极探索创新“三三”工作法,充分调动社会各单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汇聚起各族人民群防群治、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全县呈现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背景情况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740.8公里,是云南省边境线最长的县,境内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全县辖9个乡镇,常住人口30.95万人,居住着汉族、傣族、哈尼族等26个民族。为确保边境安全稳定、边疆繁荣发展,勐腊县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向高效转变,显著提升治理效能。2023年,勐腊县矛盾纠纷化解数同比上升6.78倍,三类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1.94%,在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底盘”中,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新样板”。

  主要做法

  推动“三网合一”,以基层治理的“精度”兜牢和谐稳定的底线。按照“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的工作思路,以“全科网格”“三级网格”“线上网格”推动基层治理精准细化,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统筹“专属网格、综合网格、零星网格、村组网格、特殊网格”五类网格,整合各类基层治理力量和各方资源要素,健全完善网格功能,形成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反应迅速、服务高效的“全科网格”。建立“红、黄、绿”3色管控网格体系,划定73个治安状况较差、三类案件多发、重点人员集中的红色“重点网格”,划定156个治安隐患多、家庭矛盾多、邻里纠纷多、重点人员较为集中但可防可控的黄色“关注网格”,划定1522个治安状况较好、矛盾纠纷较少的绿色“常态网格”,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管控。运用“平安版纳”App,在网格内开展“双服务双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突出问题整治等活动,实现信息在网格内汇聚、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形成“网格吹号、部门报到、群众响应”的工作格局,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确保矛盾在网格内化解、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满足,不断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夯实基层治理“底盘”。

  健全“三项机制”,以基层治理的“深度”维系“四个与共”的底色。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基层治理和强边固防责任制,不断完善风险排查机制,推进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全员包保机制。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摸排3000余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和受理化解矛盾纠纷,法院新收案件10年内首次实现同比下降,辖区命案防控、矛盾风险稳控能力、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依法保障了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8.55%。建立县、乡(镇)、村(社区)联动分析研判会议制度,对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风险进行收集梳理,挂包分派,通过领导主动下访调解,将风险化解在基层一线。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在基层治理中信息研判中心的作用,收集矛盾纠纷5263件、开展风险隐患分析研判450余次,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前端用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构建统一领导、高效联动的边境治理“一盘棋”指挥体系,全面推行“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1名村(社区)干部+1名社区民警+N名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3+N”管理模式,并坚持“半年一评一调整”,落实全时段、全过程、全区域包保管控责任,明确包保责任清单,化解积案24件,最大限度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迸发新的生机活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打造“三支队伍”,以基层治理的“力度”构建互嵌共荣的环境。切实抓好综治、普法、联防“三支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治理的人才基础,为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蓄力赋能。以“点、线、面”统管的模式,将“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人员”等纳入专兼职的一专多能网格员队伍;建立村民自治队伍,集中开展访民情、办实事、惠民生等系列活动210余次6200余人。组建县、乡综治专班队伍驻村蹲点,走访排查中高风险涉边问题重点村寨40余次,切实做到了“整治一线、带动一片”,切实增强各族群众法治意识。由县委政法委书记担任总队长,公检法“三长”担任责任人,抽调140余名政法干警、行政执法部门业务骨干组成3支专项普法工作队,组织5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下沉到9个乡镇916个村小组一线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并将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整合派出所、抵边警务室等1345名人防力量常态化开展边境巡查,在重点地段、重点通道动态布防27个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查缉点和42个管控区,深化“机关+农村”结对挂钩支援机制,建立110个联防所与148个抵边村“双向”挂钩机制,完善联防员与基层综治力量、民兵、村民等群防群治队伍的联勤联动体系,切实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端,推动社会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治理成效群众评判、治理成果人民共享,提升各族群众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勐腊县立足“边境”和“多民族”实际,不断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内心深处,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共识和不竭动力,共同书写着奋进新征程的勐腊新篇章。

2023年4月22日,勐腊县委政法委以泼水节为契机组织全县政法干警开展普法宣传。

  【经验启示】

  勐腊县探索实践“三三”工作法,通过网格精细化重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社会治理队伍建设等举措,有效激活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基层共治、共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强化,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路径和可鉴经验。

  提高网格精准度,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水平。勐腊县以“三三”工作法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在治理方式上不断优化、促进协同耦合,激发治理方式“联动效应”“共生效应”,稳步推动“三网合一”,形成基层治理工作合力,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勐腊样板”。

  增强机制创新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紧紧围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边境民族地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高度提炼形成系列制度,把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强化制度执行力,为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方参与汇合力,确保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将政法队伍、优势互补的服务队伍、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等整合起来,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促使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李子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