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澄江市打造“蓝”色品牌力促产业转型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9日 15:09:00  来源: 云南网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好云南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从典型案例看践行正确民族观的云南实践”专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扩面成势,奏响云南经济共富共享、政治团结统一、文化美美与共、社会互嵌共融、生态和谐共生、党建引领保障的融美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地方实践】

打造“蓝”色品牌力促产业转型

——玉溪市澄江市聚力产业结构调整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玉溪澄江市推动土地流转,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全面转变,将“四个与共”与生态保护融会贯通,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一业兴多业”为目标,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蓝莓产业低碳、低污染、绿色健康的特点,践行好“两山”理念,扛实保护抚仙湖责任与绿色发展两不误,擦亮澄江绿色产品招牌,为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背景情况

  澄江市位于云南省中部,距昆明市区52公里、玉溪市中心城区87公里,辖2个街道4个镇,常住人口18.09万人,城镇化率49.06%。居住着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有云南第一、中国第二大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蓄水量达206.2亿立方米,被列为全国8个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澄江市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制定正负面清单,发展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积极引进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的蓝莓进行试验种植,将蓝莓产业定为重点产业来推进。从2004年初引进千株试种,到现在种植面积达1.1万亩,历经近20年发展,蓝莓种植实现了从1.0版本向4.0版本的跨越,蓝莓产业稳步提质增效。2018年“澄江蓝莓”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年产值约5.8亿元的新兴产业,点燃了抚仙湖流域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全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成功打造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澄江实践模式。

  主要做法

  优化组织保障,品质铸就品牌。立足本地实际,确立大力发展品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蓝莓产业,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澄江市“一县一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扶持蓝莓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提高蓝莓鲜果品质,澄江市成立蓝莓产业省级专家服务站1个,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2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锁定主推品种4个。蓝莓种植技术不断升级,历经了从1.0版本向4.0版本的跨越。不断提高蓝莓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截至2022年,全市有2家企业蓝莓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1家。发展蓝莓种植户170余户,培育蓝莓种植企业6家,注册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蓝莓种植合作联社1个、蓝莓种植协会3个、蓝莓加工企业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州(市)级龙头企业1家。注册“澄江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4家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络销售,澄江蓝莓除在本地和昆明销售外,市场已拓展到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全国早熟蓝莓市场中占到80%以上市场份额。

  发展产业链条,助力群众增收。澄江市积极推动蓝莓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从采摘体验,到产品加工、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已经走出一条从浆果种植到“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对现有的1.1万亩蓝莓进行提质升级,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目前除了蓝莓鲜果销售,还有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果酱等深加工生产线。同时,以蓝莓为媒,融合抚仙湖秀美的自然风光,筹备建设蓝莓交易市场,举办蓝莓节等,探索蓝莓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子,赋予蓝莓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蓝莓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延伸蓝莓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每年蓝莓采摘季,到澄江各个基地观光、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穿梭在蓝莓树丛中采摘品尝、拍照留念。如今,小小蓝莓成为澄江市乡村振兴的又一支柱产业。澄江市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云南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行蓝莓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种植,有效带动基地和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挂靠”大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方式,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同时,改变了农民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增加了农民就业和收入。据统计,年均聘用季节性采摘工、监工等临时用工达2万余人,人均增收2万至3万元,带动建档立卡户20余户,户均增收5万余元。在辐射带动产业发展方面,与本地近百户蓝莓种植户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从栽培、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一对一技术推广和动态服务指导,既提升了农户蓝莓种植品质,又解决了销路问题。在企业文化发展方面,依托少数民族职工占比45%的特点,将多元、平等、包容理念注入企业文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产业发展领域,维护各族员工、工人权益,形成了“小浆果,大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局面,真正实现“让种的人小康,让吃的人健康”。

  聚焦绿色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守护“生态绿”。抚仙湖是澄江人民的母亲湖,也是美丽云南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战略上,澄江市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拓展现代化、设施化蓝莓种植,新建3000亩绿色有机农业产业示范区,推广蓝莓露地全基质无土栽培,配套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等设施农业,建成蓝莓绿色有机发展长效机制,实现示范区蓝莓绿色种植,做到农业用水循环利用、化肥和农药等污染零排放。结合蓝莓寡肥少药的特性,使得种植蓝莓水肥药的用量分别仅为传统蔬菜种植的40%、20%和10%,让化肥、农药、水施用量实现大幅削减,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径流生态环境,为澄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贡献力量。

  澄江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低碳、低污染、绿色健康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不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2022年3月,澄江市蓝莓种植基地。

  【经验启示】

  澄江市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成功,不仅化解了农业发展与保护抚仙湖的矛盾,还成为抚仙湖径流区实施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样本,走出了高原湖泊流域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澄江路子,对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坚持保护优先,着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生态农业赋能绿色发展,采取“政府带动、企业联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形成了蓝莓产、研、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蓝莓产业生产格局。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子,走出高原湖泊流域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澄江路子。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做好共同致富文章。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实行蓝莓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种植,带动基地和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挂靠”大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改变农户“单兵作战”,由公司把控种植风险,与广大蓝莓种植农户共享销售的利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坚持“两山”理念,产业振兴+生态保护让发展更有温度。澄江市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生态保护,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以致用,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