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市发挥民族团结誓词碑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951年,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建碑70年来,普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词碑上的誓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锻造形成了“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奋斗,同心筑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近年来,普洱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秉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普洱各项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七个方面的作用。
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普洱民族团结园始建于2001年1月,近年来,又建成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进一步丰富了展陈内容和形式,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纪念馆内设《普洱府沿革》《民族团结誓词碑碑史》和《茶源道始》三个展厅,存有藏品1000余件,每一件文物都映射出革命先辈的革命理想和深厚家国情怀,彰显了各族人民一心一德跟党走的光辉历史。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如今,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为核心的普洱民族团结园、杨正元故居、方有富故居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弘扬和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达10余万人(次),使党员干部、各族群众能够身临其境,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这一集革命性、历史性、民族性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发挥教育资政作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采用传统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方式,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集中展示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展出来”“亮起来”。普洱民族团结园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鲜活教材,成为聆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光荣历史和民族团结故事,重温民族团结誓词,传承和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独特课堂,已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的新阵地。普洱市把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校、民族干部学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并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光荣历史和现实意义》《普洱民族团结故事—誓言无悔》《誓言无悔·永远跟党走》等一批精品课程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理论及重点工作的知晓度和理解度,为党委、政府部门统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围绕主线依法调整民族政策,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保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资政作用进一步提升。
发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作用。长期以来,普洱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传承和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主题,着力挖掘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深刻内涵,先后创作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为原型的大型话剧《澜沧水长》,大型花灯歌舞剧《盟誓》、情景花灯歌舞《世纪之盟》、主题文艺演出节目《誓言如钟七十载》、连环画《丰碑上的誓言》、纪实书籍《红色誓约》、民族团结主题歌《小城里的大丰碑》等一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精品,以图书发行、宣传片、融入节庆活动等方式生动有效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喻户晓、入心入脑,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构建各族人民“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奋斗、同心筑梦”的精神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建立是普洱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具体体现,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自觉认同和各民族间深度融合的例证。它标志着普洱不同民族和谐共生,齐心合力创造幸福生活的开始,70多年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促进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2023年以来,打造一批“红色誓约+民族团结”文化精品研学基地及精品研学路线,与第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双向承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学活动,广泛开展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精神和“四个共同”教育,承接了青少年研学活动230余场,有力地促进了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发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作用。深入挖掘当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打造文化节庆品牌,建成以普洱民族团结园为中心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为节点的两条教育实践环线,连接普洱民族团结园、方有富故居等10个教育基地和9个乡镇教育基地全覆盖,打造了普洱市、宁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主题街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园的体验形式,深化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文化内涵,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研学产业的发展。如今,普洱古府历史文化、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名茶、名道、名碑、名人”四大文化品牌深入人心,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普洱山云海、那柯里特色小镇、困鹿山古茶园等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让游客在红色旅游线路中感受“茶源道始·盟誓之城”城市魅力。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影响力,近年来成功举办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复制品入驻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石榴园”、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学院等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场教学资源,供全国各族干部观摩学习。民族团结园成为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由国家民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上,从70多年前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追根溯源。2023年,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入选教育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2024年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讲员赴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央民干院开展讲解交流,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推向全国。2023年,民族团结园接待了来自老挝、越南等国家的党政干部和青年学生考察学习。如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感召力已辐射到了省内外和周边国家。
发挥理论研究作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一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科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用好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洱民族团结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研究基地作用,组织开展课题调研、重大事项决策咨询、研讨交流、成果推广、教育培训等活动意义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不断加强与高校的研究合作,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讨座谈会,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普洱市委党校组织了“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频座谈会。组织市内外新闻媒体和文学爱好者围绕普洱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和民族团结誓词碑开展创作活动,集结成《誓言》《丰碑》书籍公开出版等,一系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史料收集整理工作、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推出研究成果。(普洱市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