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5日 08:27:00  来源: 云南网

 

翻开历史的画卷,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鲜明标注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注脚。

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立下“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铮铮誓言。70多年来,云岭各族儿女在誓词碑精神感召下,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民族工作路子,谱写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云岭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云南各族人民始终是党的深情牵挂
 

 

  云南,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长期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始终是党的深情牵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云南省委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二”方针,派出访问团、工作队到民族地区“做好事、交朋友”,实施“和平协商土改”“直接过渡”等政策,引导云南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党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采取“一山一策、一族一策、一族多策”等特殊举措,着力缩小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极大地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始终心系云南各族群众——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切会见独龙族群众代表;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大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

  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多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擘画蓝图、指引方向。

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独龙族群众回信重要精神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云南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深邃思考新形势下云南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切关怀云南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入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在“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原则下,国家政策、资源、资金等不断向云南民族地区倾斜,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纷纷与云南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帮扶,各级人大、政协组织聚焦云南民族工作和脱贫攻坚开展立法、调研、视察等履职工作,各级各界齐心协力助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手足情深、共建家园,今天的云岭大地,处处呈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美好局面,70多年前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平等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景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云南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

  多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巩固,一手抓民族地区发展,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掉队。

“彝”针“彝”线绣团结促发展 供图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党的领导是维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根本保证。我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着力构建示范区建设政策支撑的“四梁八柱”,推动示范区建设和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落实。

  我省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实施全域创建行动,持续推进五级联创,建立类型多样的创建联盟。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涌现出洱源县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普洱市“宾弄赛嗨”团结互助机制、腾冲市司莫拉村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坚决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2020年底,彩云之南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第二次实现了“一步跨千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省实行“一个民族一个帮扶计划”,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沪滇、粤滇对口帮扶,协调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帮扶“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解决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省各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为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持续奋斗——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牢记嘱托,我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政策、项目、资金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50.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630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8元,分别是2015年的2.21倍、2.35倍和1.98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百千万”、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等工程,全面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云南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
 

  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火把节……今年以来,民族风情浓郁的云南频频火爆出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各族群众狂欢的海洋,也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聚会。

目瑙纵歌节现场节日氛围浓烈。新华网发

  七彩云南,最绚丽的一“彩”是亲如一家的各族人民、是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为新时代云南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为推动云岭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创新打造“枝繁干壮”工程,持续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持续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并连续6年纳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率先出台繁荣发展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指导文件,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泼水狂欢。新华网发

  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成为旅游促“三交”的重要引擎,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促“三交”工作,在易地搬迁中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各族群众互嵌融居格局不断深化。

  我省积极举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多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等文体活动,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加了解、增进情感、增强认同。

  如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中,云南各族群众共居一个村寨、共读一所学校、共组一个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花”。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潇予 李正雄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