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临沧市凤庆县:移民群众的民族团结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12:55:15  来源: 云南网

  临沧市凤庆县是小湾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的重点县,近年来,凤庆县坚持移民搬迁安置与后期扶持并重,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攻坚克难,全县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大突破、移民产业大发展、民族融合大团结,各族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走进移民安置点,雅致规整的楼房小院并排林立,宽敞洁净的巷道贯通家家户户,院外院内鲜花灿烂林木葱郁,“小桥流水”景象勾勒出别样的乡愁人家意蕴。

  “以前我们老家在大江边上,出门就是山,搬东西靠人背马驮,山高路远,进城赶街是想都不敢想。”生活条件的前后变化,让移民群众李万军非常感慨:“现在好了,土基房变成了大洋房,出门坐公交车,十几分钟就到县城,看病、娃娃上学、进城卖工方便得很!”

  基础设施薄弱,曾是移民重点村的短板和搬迁群众的顾虑。

  “我们围绕打造极富特色的旅游小镇,努力把安置点建设成布局美、庭院美、村庄美、环境美、产业美、活力美、和谐美的‘七美’目标。”据县搬迁安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湾水电站涉及凤庆县淹没影响人口达40643人,累计完成动迁安置移民4042户16934人,县内动迁安置2316户9933人。凤庆县聚焦重点打通堵点,对安置点特色定位、住房建设标准、建筑风格要求、村庄道路标准、村庄绿化亮化、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通过移民搬迁安置及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先后投入资金4.49亿元,建成团山、永发、兴发、兴旺等“美丽家园·移民新村”16个,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洛党镇大兴村的兴发、兴旺两个自然村都是移民安置点,这段时间,由大兴村移民群众联合成立的凤庆县红色富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里,移民群众摘坚果、除草、改扩建厂房……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近年来,凤庆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高原生态特色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22亿元,由“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扶持转变,把大力培育移民后扶产业作为长久大计。先后扶持培育了小湾杰鸿、大兴红色富民等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个,完成劳动力培训16514人次,引领带动库区及安置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促进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特色产业种植大户张林荟高兴地说:“在项目扶持下,我家种植坚果六亩多,一年收入十多万,林下还种了魔芋,魔芋一年也有五万左右收入,比起原来老家好太多了!”

  除了种养殖业,大兴村移民群众还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发展庭院花草种植、庭院餐饮、庭院小作坊等拓宽“庭院经济”收入渠道。鲁史镇永发村移民安置点则成为了澜沧江浴龙岛旅游开发核心区,移民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全县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1453元增至2023年16345元。

  各族移民群众与安置区原住民的融合问题,曾一直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一大难题。移民黄顺宗说:“千舍万舍,家园最难舍,说真的,当时要我们背井离乡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家,我们是悲伤的、不舍的,也是心里没底的。”

  凤庆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库区”为载体,通过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发展、抓教育培训、抓社会治理等“四个抓”促进库区和安置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着力打造活力涌动、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用民主贴心的服务打通了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

  “居有所安,业有所兴。如今,凤庆县各民族移民群众就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落进安置区的土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的目标,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凤庆县搬迁安置办党组书记、主任张秀春介绍。

  云南网通讯员 杨永平 张鹏飞 张茂松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