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理论评论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08:49:02  来源: 云南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是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极大激励和鼓舞。本期理论纵横版邀约省内外高校党校等地的专家学者,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为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作者:魏荣 段善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这为今后促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遵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以民族大团结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丰厚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个抽象、泛在的概念符号,需要依靠各族人民通过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具体的实践方式来实现。一是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地理环境、资源类型的不同,各民族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化、不平衡的现状。党和国家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情况下,推进先富带后富,通过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伴随着产业、资本、技术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区域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逐渐形成互嵌式格局,从而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推进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推进共同富裕,帮助各族人民解决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让各民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红利,看到各民族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生动面貌,从而在实现各族人民物质成果共享中,逐渐强化对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认同感。

  推进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共同富裕涵盖了各族人民的多元化需求,既反映了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改善的程度,也体现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的程度。一方面,在持续巩固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上,我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将各具民族特色和内蕴民族团结的文化艺术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保障各族人民的文化权益,让各族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和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文化联结的纽带。另一方面,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要经历各民族共同携手、接续奋斗的过程。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实现人人共享。因此,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泛凝聚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力量,激活各民族创新创造潜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能和强大合力。

  在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第一,切实完善差异化区域性支持政策。一是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构,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转型提供财政支持;二是完善对口支援计划,发挥联动效应,统筹推进全国市场要素一体化进程,促进东西部区域之间要素流通、劳务转接、资源互补,实现区域间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第二,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例如边境进出口贸易、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生态农业,以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对接,实现生态、科技和历史文化等要素的多维度赋能;二是引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升绿色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构建高质量服务业体系。第三,健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注重向欠发达民族地区倾斜优质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活动;二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辐散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民族地区教育差距;三是构建跨区域就业创业合作机制,支持各族群众返乡就业创业。第四,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体系。一是积极推进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工程,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二是加强民族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梳理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三是依托民族特色节庆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四是构建文化数字资源库,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资源存储、创作、传播、教育的全过程。

  (作者分别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