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中强调:“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激励人心、催人奋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更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审美教育,要求青年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如何因地制宜探索美育与德育融合渗透的路径方法,运用美的规律和美的特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是高校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
深刻认识逻辑必然。一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立德树人,关键是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本身具有启真、引善的普遍作用,不仅是审美的教育,更是思想的教育。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各有侧重,但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内容的关联性。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一致。深挖美学素材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深化审美活动能够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把党史故事、红色故事、感恩教育融入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中,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可以给予学生思想启迪、政治引领和理论支撑。三是教育方式的互补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思政课是一门在头脑中搞建设、在精神领域筑长城的课程,只有融会贯通,才能画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大“同心圆”。
全面理解目标要求。一是以美启真落实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客观存在,应该推动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相渗透,用美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之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入美的形式中,以艺术形式提升教育吸引力。二是以美引善积极服务社会。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情感培养、情感体验,运用文学、影视、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传递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通过普通话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艺+宣讲”等多种形式,挖掘大学生多才多艺的潜力,让学生在宣讲中学好思政课。三是以美育美促进民族团结。历史证明,情感上相互亲近是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纽带。用审美化的教学话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染力,给学生以愉悦的审美体验,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有有形有感的声势,更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准确把握实践要义。一是课程建设同向发力。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形态、主阵地、主渠道,依托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同时要鼓励学校开设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相关通识课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一批融时代大课、社会大课、理论大课为一体,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思想认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大思政课”教学案例。二是深化美育浸润。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在校园重点场所合理布置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打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实践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牌。三是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注重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整体育人效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育人资源的有效流通与合理配置,积极构建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日常思政体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把握教育规律,健全动员参与机制、融入践行机制和力量凝聚机制,实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2024年度云南省“双百双进”活动调研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SBSJ16YB)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