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理论评论 >> 正文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08:58:05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李田伟 刘航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加强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不断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课堂”。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加强思政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要紧扣育人主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找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契合点,加强课程思政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强化师资力量,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队伍建设。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能够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人才保障。要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拓展教师知识储备,强化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认知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其次,强化交叉学科师资力量建设。整合多学科教师力量,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跨学科属性,组建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师团队,强化教研科研能力。

  打造校园文化,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其一,举办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其二,加强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在校园塑造更多融合民族团结元素的建筑和标识,营造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文化氛围。其三,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和途径。借助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广大师生推送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多维度、立体化宣传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坚持知行合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一方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高校应积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教育基地建立合作,并依托“数字化”赋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实践基地,有序组织各族青年学生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通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加深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分别系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编号:ZX2024YB2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