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倒计时16天!各地积极备战第1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17:46:00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原标题:倒计时16天!各地积极备战第1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秋日海南,椰风拂面,依然温暖

11月22日至30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

随着开赛在即

各代表队的运动员们“秣马厉兵”

正在进行紧张训练

力争取得好成绩

箭在弦上!

拉弦、搭箭、瞄准、射击

弩箭脱弦而出

稳稳扎入靶心

10月31日

湖南郴州射弩项目训练场地内

湖南代表队的运动健儿

紧张有序地开展射弩训练

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上的民族传统弩混合团体赛。民族画报记者 陈涛 摄

  射弩既可在狩猎活动中发挥作用,亦可作为娱乐、竞赛等丰富人们的生活。

  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射弩项目首次在赛场上“亮相”。1986年8月,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射弩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今年6月,我带队参加了在三亚举办的射弩测试赛,感觉整体水平跟其他队有差距。”湖南代表队射弩项目教练张娟说,针对测试赛中暴露的问题与短板,参赛队员自7月开始集训,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因赛场上的拼搏结下了深厚情谊。

足尖上的精彩!

隔网相争

踢、跳、接、旋、触、钩

10月30日

在江苏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

江苏代表队毽球项目的

运动员正进行集训

  毽球是一个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于一体的体育项目,从我国民间的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毽球列为竞赛项目。

  “随着运动会的临近,北京代表队积极开展赛前训练,调整竞技状态,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北京代表队毽球项目领队张明介绍,虽然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都努力抽出空余时间,每周训练四五天。

  “今年以来,我们陆续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毽球比赛、2024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等毽球赛事,均获得了不错成绩。”张明表示,对于今年的运动会,队员们都铆足了劲,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展现毽球运动员的风采,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一步一拳,行云流水!

陈式太极拳风格突出

追求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技巧

少林拳则以力量见长

动作迅猛,攻防兼备

日前,民族武术项目河南代表队正加紧训练

  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直把武术作为重要项目。1991年第四届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2019年第十一届改名为民族武术,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竞赛形式。

  “河南一直坚持推动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武术运动员。”河南省民委二级调研员刘文生说,本届运动会民族武术项目河南代表队的队员们,来自河南各个武术领域,他们无论年龄大小,训练都十分刻苦,每天不仅要通过跑步、训练核心力量以增强体能,还在技术上反复训练,力求完美。

一“跤”高下

眼下

内蒙古代表队运动员

正进行最后的集训冲刺

运动员们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俱佳

信心十足

7月29日至31日,“民族团结杯”全国民族式摔跤比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举行。图为民族式摔跤中的北嘎。赛事主办单位 供图

  运动员们在垫上翻滚、跃起、摔打,不仅需要技巧与速度,更需要敏锐的判断力、灵活的身姿和坚韧的意志。

  摔跤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便被列入竞赛项目。民族式摔跤通常设有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回族式摔跤)以及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六大跤种,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比赛规则也各不相同。

今年

上海首次组建队伍

将参加运动会民族式摔跤项目

由12名运动员组成

他们将参加4个跤种的比赛

  “虽然这是上海首次组建运动会民族式摔跤队伍,但队员们都有着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专业指导,快速适应项目。”上海代表队民族式摔跤相关负责人表示,队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站上领奖台。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推广民族式摔跤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大象拔河”

随着一声哨响

运动员四肢着地

奋力向前爬行

布带被拉直、绷紧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

胜负已揭晓

连日来

西藏代表队押加项目的运动员

正在西藏自治区

竞技体育管理中心彭山基地

紧锣密鼓地备战训练

  “目前,西藏代表队押加项目的运动员整体竞技状态良好,队员备战训练情绪高涨。”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潘仁仁说,西藏代表队将锚定目标、顽强拼搏,精诚团结、全力参赛,力争实现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押加是起源于西藏等地的拔河运动,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比赛中,两名比赛者脖套长绸,四肢着地,背向发力,其形如大象角力,故又称“大象拔河”“藏式拔河”。

  “在比赛前夕,除了要加强训练,运动员还需要控制体重。近期我们在针对性地补齐短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科学的训练,力争在本届运动会赛出成绩、收获友谊。”重庆代表队押加项目教练徐明杰说。

打陀螺   

  “我们加大了训练强度,每天都会集中训练,让运动员保持手感。”10月24日,云南代表队陀螺项目教练员周勇表示,当下他正带着云南代表队的6名队员在云南省普洱市体育职业高级中学陀螺基地积极备战。

陀螺项目训练现场。黄东光 摄

  在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3年在第七届运动会中更名为陀螺。

  在北方民族大学,宁夏代表队陀螺项目参赛运动员训练正酣。“我们6名运动员来自宁夏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每到周六、周日便会聚集在一起,加大强度进行训练。”宁夏代表队陀螺项目教练员范文广说。

  作为本届运动会东道主的海南代表队,也正积极训练备战,于今年10月份开启封闭式训练。

  “陀螺很讲究手感,在封闭式训练前,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一起训练。”海南代表队队员罗木生是崖城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在今年6月三亚举办的运动会陀螺测试赛中,他脱颖而出,成为本届运动会海南陀螺项目的运动员。

  “运动会是各地运动员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希望各族运动员能相互切磋,共话友谊。”罗木生说。

水面起舞

倒退、转身、绕弯、换竿

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10月24日,运动会广西代表队独竹漂项目的6名运动员正在广西河池学院进行100米比赛模拟训练。“我们正在做赛前的针对性训练,让运动员更好进入状态。”项目教练蓝建卓说。

在三亚河上,参加独竹漂比赛项目的选手们上演“一苇渡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运动员脚踩一棵楠竹,手持一根长竿,在水面上竞速穿梭,这就是独竹漂。

  “独竹漂是一项由运动员赤足站立在漂浮于水面的单根竹子,利用手中的划竿划水使其前进,以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的运动项目。”蓝建卓说。

  独竹漂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亮相,在2011年第九届运动会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

  “独竹漂看起来很美,但并不简单,良好的平衡感与协调性,强健的体魄,熟练掌握和运用基本技术,一项都不能少。”贵州代表队独竹漂项目教练王馨平透露,如今运动员们正在凯里市训练基地开展训练。

  “从9月开始,队员们的训练强度有所增加。年轻的队员刚满18岁,队伍正在经历新老交替的节点,我们会全力备赛,争取赢得好成绩。”王馨平说。

  监制:肖静芳

  统筹:安宁宁

  编辑制作:封煜靖

  来源:综合海南日报等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