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临沧市镇康县小落水自然村:促民族团结进步 谱和谐进步新篇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17:47:52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临沧市镇康县小落水自然村一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民族干部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以“六抓实”精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20年,小落水自然村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抓实制度建设强保障

  小落水自然村建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为副组长,村“两委”委自然村长为成员的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村“两委”年度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坚持实行小落水专班结对帮扶互助机制帮助群众开展帮扶互助工作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整顿,以思想促行动,以行动促改革,以改革促坚强,通过“为民办实事”活动调动村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抓实人才建设强发展

  选优配强村组干部通过“县内培训+县外考察”来达到村组干部业务能力提高、眼界见识开阔的目标,为高标准服务、优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提供有生力量。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才资源,开展种茶技术等培训3期100余人(次),选派3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合作社青年管理人才赴临沧市沧源县加入“乡村CEO策划实地考察”活动,推动群众向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技能型农民改造和当地人才队伍建设。

  抓实法治建设强治理

  坚持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来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事务,并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国家宪法日普法强基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学法律、懂法律、守法律、用法律的意识。建立健全涉民族因素的重大问题和重大舆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主动防范并依法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矛盾纠纷。

  抓实产业发展强基础

  坚持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和纵深融合,以农业为中心,以旅游带动产业,依托上海市口帮扶云南省“凤尾镇小落水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工程,科学制定小落水自然村开发规划,实践“开发乡村游,做活农商贸”理念,鼓励引导人民群众大力发展乡土风味旅游产业,形成“游、购、娱、吃、住”实体经济,建设咖啡、茶叶和酒吧相结合的休闲娱乐中心。发动群众就地取材盘活闲置土地建设古树茶南瓜重楼等200多亩农特产品开发基地。通过凤尾镇芦子园村小落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销售,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扩大,推动旅游商贸服务业在小落水自然村形成了农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实现了群众增收的多渠道发展。

  抓实乡风文明强民生

  以文明乡村创建为支撑,形成明确的导向,发动全村各族群众围绕纠正滥办酒席,遏制不良娱乐行为和治理人居环境促进移风易俗工作,使文明新风渗透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坚持美丽乡村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相结合,改善民族特色村寨人居环境,加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小落水自然村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9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抓实阵地建设强文化

  小落水自然村依托红色旅游基地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国家级传统村落优势和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团队搭建宣传平台,主动推送有关新闻信息、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知名度,为凤尾镇芦子园村小落水自然村打响了一张“原生小落水云巅石板村”边境旅游名片,强调连点成一线,把各个战地遗址碑、中国人民解放军小落水平叛纪念碑等事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组织参观者参加重走战斗路及其他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与认可。2023年,共接待参观队伍62个,累计参观人数1500人次。

  云南网通讯员 杨想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