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正文
马关县发挥生态优势助民族旅游村寨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16:56:22  来源: 民族时报

原标题:马关县发挥生态优势助民族旅游村寨提质增效

近年来,马关县充分发挥生态风光秀美、自然资源富集、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统筹乡村生态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建设,做优集镇、做美村庄、做特民居,建设别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先行,增添腊科村魅力色彩。紧紧围绕“叠水彝寨、福地腊科”的目标定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生态保护和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发掘作为规划的重点,大力推进腊科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投入上海援滇资金建成腊科两污处理系统、村内生态湿地及畜牧集中养殖区。在项目的带动下,村组干部及党员自发组织,深入落实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按照绿美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引导村民进行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在各方的努力下,如今腊科村整体风貌变得更具历史底蕴、独特风貌、烟火气息,2023年3月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生态农旅,赋予龙树脚村绚丽光彩。立足龙树脚村依山傍水的自然生态优势,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以山水田园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走实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整合资源,2019年以来分三期对龙树脚村实施风貌改造提升、道路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等建设,建成休闲步道、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象征“健康、吉祥、自然”的龙马为原型,设计“马小壮”“虹小苗”IP形象,打造对外宣传形象。同时,引导各族群众共建美丽家园,以“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水库”为目标,治污水、绘绿美,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画卷。组建村民自建委员会,实施征信达标管理制度,把村庄风貌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控,打造小景观、小花园以及3D立体画等“外在美”。推行“晨起五个好”,围绕“绿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红黑榜”等评比,推进“内在美”建设,倡导文明乡风。此外,马关县注重创新模式兴产业,整合上海东西部协作及衔接资金,采取以“政府投资资金+企业自筹资金”联合投资建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高品质花果,辐射带动周边1500户农户增收致富。引进相关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推出帆船和露营基地等新业态,积极打造州内游、周末游、周边游旅游品牌。如今,龙树脚村走上农旅融合发展路,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打卡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2023年,龙树脚村被评为“云南最美乡愁旅游地”。

生态引领,绘就杨茂松村亮丽风景。在沪滇协作的加持下,2024年,杨茂松村因地制宜改造村内排污治理系统、建成布依族特色文化广场、刺绣传承及染坊体验区。推行“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全域推动绿美建设,撕掉了“脏乱”标签,全面提升了群众生活环境。此外,注重突出布依族民族文化,把传统文化“搬”上墙,展示古朴的布依民族民俗文化。做好刺绣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布依族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刺绣工艺品制作,推动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如今的杨茂松村,生态宜居、人文融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族特色村。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