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州绿春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红河州绿春县结合我省“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省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模式,增进文化认同。
机构队伍齐建设,民族文化共传承。组建民族研究所、民族文化工作队,全县组建农村业余文艺队713支,利用节庆日适时开展民族山歌、民族体育等民间民族文化活动。引导民族文化工作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深入各乡镇和村(社区)开展乡村振兴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24年,共开展117场次,惠及全县4镇5乡,观看总人数达10万余人次。
文化精品频涌现,文化魅力展风采。绿春县倾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作品,全面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作了舞蹈类文艺精品节目14个、民族广场舞10个、音乐作品20首、说唱及快板小品作品14个。《都玛简收》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跳鼓舞》《同尼尼舞》《哈尼族服饰》《莫蹉蹉》《阿茨》等依次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先后参加国家级比赛展演5次,省部级比赛展演18次,州(市)级比赛展演7次,均获得优异成绩。《新米节》《鼓语欢腾》分别荣获2019年第十一届、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2022年9月,在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四金一银一铜;舞蹈《祈祉》在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上获金奖。
民族节庆迎客来,文旅融合促发展。以举办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为重要载体,举办长街古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4年,10月1日—7日在昆明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举办2024年绿春县哈尼长街古宴民族文化昆明宣传周活动,11月12日—18日举办云南·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活动,各民族组织成近30支文化方队,展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农耕活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等,赢得国内外各界人士及各地游客的青睐,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亿元,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红河州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