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理论评论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 奋勇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14:56:43  来源: 临沧日报

原标题:赓续红色血脉 奋勇砥砺前行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10位老支书回信,让临沧各族干部群众深深感受到党的温暖,亲切地体会到党中央对边疆地区建设发展的殷殷希望。202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信中肯定了70多年来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殷切希望盟誓代表后代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认真学习领会回信精神,以“我们都是誓词碑盟誓代表同路人”的身份,同心同德,共同奋斗,让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传承红色基因

临沧佤族田子富、赵三宝、田子明、赵正兴、肖子生和汉族姚文成6人,作为云南代表团成员进京参加1950年10月1日国庆观礼。12月26日,他们和14名临沧推荐的代表一起出席普洱专区第一次兄弟民族代表大会。会后的1951年元旦,26个民族852名参会代表及群众3000多人,在普洱红场立碑盟誓。西盟佤族头人拉盟主持宣誓,6名临沧国庆观礼代表在宣誓后与其他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领导共98人,用傣族和拉祜族语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临沧各兄弟民族同胞捍卫民族团结的铮铮誓言,永不磨灭地印刻在“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上。

70多年以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和矗立在沧源、耿马、临翔的“班洪抗英纪念碑”“抗震纪念碑”,共同形成临沧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团结的光荣历史,铸就民族文化精神基因,无声地传承弘扬。

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赵德光、曹津永等人曾建议把每年的1月1日设定为“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日”,把“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坚守初心,奋斗筑梦”的誓词精神世代相传。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郑重地给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希望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临沧落实“三个定位”“三边三好”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加速改变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面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应当以“我们都是誓词碑盟誓代表同路人”的姿态,学习领会回信精神,续写好誓词碑临沧故事。

续写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2018、2019、2021三年中,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及全市319个集体、953个个人,分别获国家、省、市颁发的“民族团结示范奖”。同时,全市8县(区)分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第一批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等10多种称号。学习贯彻回信精神的一大行动,就是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重视和政治自觉的引领下,把誓词碑盟誓内容和临沧一系列民族盟誓文化精神遗产资源激活激发出来,为“三个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民族文化力。组织“临沧民族盟誓红色文化精神教育实践”“临沧边疆红色文化旅游体验走廊”等行动,将红色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大力弘扬临沧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10位老支书回信后,沧源、澜沧、孟连3县佤文化研究会在沧源葫芦小镇召开,以回信内容为主宣布佤族新时代族训:“我们阿佤人民世世代代心向党、心向国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幸福之歌。”为了加深各族干部群众对临沧红色文化历史宝贵资源价值的认识,我们要遵循回信精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在临沧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临沧红色文化,通过我市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国家公祭日活动、文化旅游活动等讲好临沧红色文化故事,传播好临沧红色文化的声音,塑造好临沧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的生动形象。(杨逸平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