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迪庆州“五个坚持”推进“枝繁干壮工程”
2024年,迪庆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枝繁干壮工程”,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耀感。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组建迪庆州“三江腹地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全年共开展宣讲150余场,覆盖人数超过2.7万人次,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坚持主线引领,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走深走细走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完善传习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10项惠民实事,争取资金228万元,实施了14个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涉及大型主题文化活动、民族民间故事整理出版、传统歌舞文化保护、设置展示体验工坊、非遗节庆保护、民俗传统保护等多种类型,扶持创作一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的各民族优秀图书、音乐、舞蹈、影视等文艺作品。
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积极创造各民族交流互鉴的社会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活动,推动有群众基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圆满承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文化主题活动·云南篇”,共有全国各地157名来宾、超过6500名各族群众直接参与到活动中。组织各族健儿代表云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表演项目、射弩项目比赛及开幕式驻停表演,取得了2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鼓励广大文艺爱好者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文艺创作。常态化开展藏历新年、阔时节、二月八、火把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大力支持阿尺木刮文化艺术节、弦子艺术节、“啊呦呦”传统文化节、“筛巴学勒”文化展演等民族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惠民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一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让各族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民族画报合作,出版《民族画报(藏文)》迪庆专刊,加强对迪庆优秀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新风尚的宣传力度。与今日民族杂志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云岭石榴红·迪庆”专题。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拍摄相关宣传片3部、出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报1期,全年在州、县(市)主流媒体和“三微一端”等平台开辟相关专栏、专题、访谈,累计发布宣传报道、主题节目超过800篇(条)。创新文化遗产展示方式,用心用情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结合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供给体系,在创新利用中延续中华文脉。(迪庆州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