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正文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凝聚一条心 画好一个圆——普洱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5日 15:53:32  来源: 普洱日报

原标题:【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凝聚一条心 画好一个圆——普洱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普洱,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23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61.2%,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既是边疆地区,又是民族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十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了普洱实践。

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普洱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叮嘱各族群众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普洱始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上下同答一张卷、同向发力一条心、科学谋划一盘棋,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全面领导有新加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新举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新跨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有新成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有新成果,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新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9个民族自治县如期脱贫摘帽,45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各民族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333个,“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在全国推广。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共同团结奋斗始终是普洱民族团结进步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红旗招展,五星熠熠,4个边境县的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国旗、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家家户户屋顶,感恩共产党、赞美伟大祖国的歌曲在村村寨寨传唱,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挖掘各民族共享的“宾弄赛嗨”互助机制,注入新时代民族工作新使命、新内涵,推出“党组织+宾弄赛嗨+X”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积极建立各民族“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经济互通、文化互融、和谐共处”的关系,促进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文化深度融合,全面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新格局。“宾弄赛嗨”入选中央电视台《同心共筑中国梦》践行新时代正确民族观的民族工作品牌。

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探索“一个驿站+四级联动+五星服务”的“145”社区治理体系,建成15个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示范点,安置10.09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推动建立“民族团结和谐小区”“民族团结文明楼院”管理制度,构建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网络,组建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完善工作信息动态管理,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荣获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示范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山地森林农业利用的典范。景迈山的各族群众延续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守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2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共同组建了166个“同心互助组”,开展“火塘夜校”“社房”等活动,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实践。

2025年元旦,普洱市举行天安门广场国旗迎接仪式,把曾于2024年9月24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的国旗郑重收藏。

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民族团结之花在普洱大地盛开。牢记嘱托、一心向党、感恩奋进、爱国奉献,各族群众将继续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为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记者 王福蓉)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