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双版纳州“五个聚焦”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个聚焦”为重点,推动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引导各族群众始终坚守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谱写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融居共享,促进各族群众空间相遇。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与13省(区、市)23州(市)签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与9个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截至2024年8月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83万人次。打造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服务品牌,2024年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9.39万人次,农民收入和脱贫户收入均排全省前列。在勐海县林古茶坊打造省级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企业。2024年12月9日召开西双版纳州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打造以告庄社区、万景社区、圣井社区为代表的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暖冬”旅居架起“连心桥”,各族群众互嵌融居的格局不断深化。
聚焦研学共长,促进各族群众文化相知。成立“三项计划”协调小组和同心圆工作站,引进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和研究生团队驻站工作。成立“石榴籽”青少年宣讲队,开展“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大讲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省率先打造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规范化体系,打造10个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基地,遴选出专业指导老师19名,搭建青少年交流云平台。31所学校与上海松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与省内外4个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开设雨林学校、亚洲象保护、制茶制陶“走进非遗”等课堂,举办中国印象“七彩西双版纳”国际青少年原生态艺术节、“两岸青年中老铁路体验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走进COP15”石榴籽籽心连心夏令营、中老青年友好交流活动“青春在‘一带一路’上飞扬”等青少年交流活动,2024年以来,持续开展交流研学活动2500批次8.6万人次。
聚焦旅游共欢,促进各族群众山水相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西双版纳名片,以旅游促“三交”计划“六项”行动为抓手,召开全州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会,承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培训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双版纳体验区体验活动,举办“石榴籽籽心连心·雨林同唱中华情”2023首届西双版纳雨林合唱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四个共同’故事”讲解邀请赛、边境“五个共同”长廊节点建设现场交流会暨共话旅游促“三交”活动等,举办7期旅游从业人员骨干专题培训,打造推介幸福边境、热带雨林、民族文化、茶香古韵四大主题10条“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中华文明。西双版纳真正成为广大游客的“象”往之地,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7000万人次,各族群众在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中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聚焦体育共乐,促进各族群众情感相亲。以体育健身活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各族群众身心健康,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景区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表演,推动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鉴融通。积极参与、举办丰富多元的精品体育赛事,西双版纳州《团结花开》表演项目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竞技类一等奖,举行边境幸福村3V3篮球赛、2024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西双版纳景洪站、2024年第五届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公开水域游泳抢渡赛、抖音足球嘉年华西双版纳站等系列赛事,2024年已成功举办60余场各类体育赛事,涵盖篮球、足球以及龙舟、武术、射弩等40余个项目,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赛事+民俗+文旅”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聚焦合作共建,促进各国互联互通。依托澜沧江·湄公河“一江连六国”优势,举办文化艺术节、泼水节、边民大联欢大赶摆等活动,沟通心灵、传递美好,以“民相亲”助力“国之交”。“水陆空铁”国家级口岸增至7个,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00万人次,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居全省前列,文旅康养、普洱茶、橡胶、生物医药等七大重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接近3000亿元。中老铁路开通3年多以来,西双版纳段累计发送中外旅客2327万人次,货物品类从500种拓展至2000种,运输成本降低20%至40%。借助中老缅泰“四国十方”跨境旅游合作平台、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大象国际传播论坛、中老缅泰四国边境地区研讨会等载体,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充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