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一家人”的建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16:58:42  来源: 民族时报

原标题:“一家人”的建水

建水古城

旅居客在捏陶拉坯

特色民宿

在滇南古城建水县,一场以文化为纽带、以旅居为载体的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实践正悄然展开。通过发展“文化旅居”“陶创旅居”“乡村旅居”“小院旅居”等多元业态,这座千年古城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居者,构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网络。

从紫陶艺人的创作交流到民宿小院里的家常互动,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田园生活的共享,建水县以具体而微的实践,诠释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实践路径的深刻内涵。

“文化旅居”:

架起跨地域对话桥梁

临安古窑的文化展厅里,陶艺师余丽芬正为来自四川的王先生讲述建水紫陶的刻填技艺。

这位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陶艺师,把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与高浮雕、浅浮雕、堆雕、透雕等技艺融合,其陶艺作品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余丽芬的紫陶工作室已成为全国各地陶艺爱好者的聚集地。

“陶艺语言是相通的,大家通过捏陶拉坯自然熟络起来。”余丽芬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建水县成功打造临安古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紫陶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品牌;用活用好“老房子”,将焕文书院、琴鹤堂、永宁居、于坚书院等打造成国学基地、书画家创作研学基地;深度融入“邹鲁文化联盟”“升庵文化城市联盟”,扩大孔子年会等盛会影响,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文旅吸引力;成立研学专委会,完善艺术创作便利服务,数十个国家4000余名青少年、留学生到此研学,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同时架起跨地域对话的桥梁,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陶创旅居”:

编织多民族协作网络

紫陶,是建水的一张亮丽名片,“陶创旅居”模式也因此大放异彩。

范成雄,这位来自湖北的匠人,2007年来到建水后,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和紫陶工艺。他不断学习当地技术和经验,于2011年创办“笛龙陶艺”工作室,2017年定居建水,带着全家“玩陶”。

在碗窑村,像范成雄这样的陶瓷艺术家和从业者还有3500余人,均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

临安古窑作为展示建水紫陶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众多陶创爱好者。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习紫陶制作工艺,还能在紫陶与茶道、咖啡、酒文化等多元业态的融合中,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

“陶创旅居”让人们因紫陶相聚在建水,在共同的创作与交流中,进一步拉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乡村旅居”:

培育共居共乐生态

“这里水电方便,环境卫生好,人也实在。”从广西来建水旅居的王先生说。

建水的乡村,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王先生夫妇因而选择在此旅居。在乡村,他们与当地村民亲密接触,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事活动、体验民俗文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乡村旅居”场景的打造,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生活。建水县依托曲江温泉、云龙山、乡会桥、稻田公园等特色资源,打造的山水田园主题民宿、餐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水古城—团山村”路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每年吸引110余万人次前来游玩。2025年1月至3月,西庄镇就迎来了9000余名旅居客。

“小院旅居”:

构筑嵌入式生活单元

在建水县,“小院旅居”模式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旅居选择。

2019年,唐女士从蒙自返乡,在建水县创办了三秋小院民宿。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已连续3年旅居在这里,与民宿里的其他人一起学习制作美食,还学到了一项非遗技艺,并教其他人摄影。

在建水县,像三秋小院这样的特色民宿有200余家,通过“小院+景区、民宿、特色餐饮、研学、非遗”的融合模式,整合资源,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

小院虽小,却成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温馨场所。目前建水特色民宿中,60%的长期旅居者与本地家庭建立固定联系。

各族群众共享一片陶土、一方院落、一亩稻田,这正是建水县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实践路径的最生动注脚。(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