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临沧市镇康县实施“三个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5日 12:00:53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临沧市镇康县实施“三个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近年来,临沧市镇康县积极探索并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工程”常态化教育机制,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入眼入耳”转变为“入脑入心”,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实施“干部领学”工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是县委党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专题培训,在2021年至2024年度教育教学培训班中均设置了相关课程。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二是举办中青年培训班暨四类干部培养班4期,精心培养民族干部140余人,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储备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人才。三是举办研讨班4期,参训人次达1600余人次,为干部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对民族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四是干部们以身作则,将民族团结的理念传递到基层,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实施“学校筑基”工程,培养时代新人。一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必修课、学校思政核心课、村规民约常规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向9所中学发放6279册初中《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资源。针对164所各级各类学校、38141名学校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二是创新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班会微课堂”等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还让学生们体会到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也通过学校教育引导,让广大学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施“社会浸润”工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宣讲工作深入基层。自2021年以来,县处级领导下村宣讲40场次,部门、乡镇领导进组宣讲1000余场次,各级宣讲团等开展宣讲1800余场次,受众27万余人次。各级领导干部和宣讲团深入基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每年1月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活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系统宣传各民族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同心同德跟党走的共同心声,系统宣传各民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时代风采。活动不仅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让各民族亲如一家、心手相牵,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临沧市民族宗教委)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