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是楚雄时装周?
6月19日—24日,楚雄时装周将重磅亮相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作为南博会首次举办的文化活动,楚雄时装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与影响力?让我们深入了解。
从非遗传承到产业升级的“文化孵化器”
楚雄时装周的基因,深植于彝族千年文化根系。被誉为“世界最早乡村T台秀”的永仁直苴赛装节,历经1350余年传承,至今保持着“田间为T台、山歌伴走秀”的原生形态,成为彝绣文化的“活化石”。以此为源头,楚雄州以时装周为载体,构建起“传统解码—现代设计—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
楚雄时装周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成效显著。2023年首届活动促成32个项目合作,签约金额达164.77亿元;吸引7个国家及国内6省、全省16个州市的24个代表队,举办39场专场发布,1100余套服装服饰进行展示,楚雄州10县市同步开展基层分会场活动,推动时装周贴近群众。2024年活动,实现楚雄、昆明、北京、巴黎四地联动,在北京中轴线举办“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发布“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从品牌化、市场化等四维度量化非遗价值,并登上巴黎时装周举办非遗服饰展,获美国美联社、法国法新社等160多个国家主流媒体关注,两届活动全网点击量达34.7亿次,显著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2025年丝路云裳·南博(楚雄)时装周计划于6月19日15:00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举行启幕式。作为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主体配套活动,在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指导下,该活动由楚雄州委宣传部牵头举办,分为南博(楚雄)时装周启幕式、服装服饰走秀展演、文化企业投洽会等系列,届时国家有关部委,云南省相关单位,全国多个州(市)代表团,国内外新闻媒体,部分驻华领事机构,相关知名企业负责人将参加活动。其间,将携手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湖南、贵州、海南等省以及云南省昆明、玉溪、楚雄、普洱、德宏、临沧、文山、红河、怒江、西双版纳、丽江、大理、曲靖、迪庆等州(市)共同呈现一场跨越国界、融合民族的时尚盛典。此次活动将通过南博会这一国际性展会平台,以楚雄彝绣为文化纽带,汇聚各民族非遗服装服饰精华,展现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非遗与时尚、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美,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海内外服饰文化互学互鉴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服务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从“指尖经济”到“文化强音”的价值跃迁
楚雄时装周的底层逻辑,是将“绣娘技艺”转化为“乡村生产力”。数据显示,2022—2024年,彝绣经营主体从538户激增至2233户,产值从8亿元跃升至11.3亿元,6万绣娘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4万元,其中2000多名脱贫妇女通过刺绣稳定增收。这种“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的模式,构建起“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产业网络,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
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支持下,楚雄州大力发展彝绣文化产业,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专班,在全国推出首个“彝绣贷”“彝绣保”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优惠贷款4.29亿元;建立全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创新推出“非遗+”跨界模式,与妈祖文化联名开发文创产品,在全球1.2万余家门店销售;打造“彝绣生活实验室”,将纹样融入茶饮、服饰、家居场景,推动非遗从工艺品向生活方式升级。
对话世界的“东方时尚语言”
楚雄时装周的终极追求,是让民族文化成为世界语言。2023年以来,楚雄彝绣三次登上国际顶级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展现“中国风与世界范”的融合,米兰时装周以“黑色美学+云纹银饰”惊艳欧洲,巴黎时装周通过“远古图腾与现代抽象”的对话,引发《Vogue》等媒体聚焦。
国际化的产业合作同步展开。与阿迪达斯、星巴克等品牌联名推出爆款产品,建立楚雄彝绣数字平台,实现“云端设计、智能生产、全球流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将楚雄列为“非遗融入现代设计”全球示范案例,楚雄彝绣的“纹样数字化、工艺标准化、品牌国际化”路径,为全球非遗活态传承和产业发展化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从田间赛装到国际T台,从指尖技艺到文化强音,楚雄时装周用一针一线织就了一条“传统活化—产业升级—文明互鉴”的路径。这场始于彝族火塘的文化体验,正在努力实证“民族文化不是封存的标本,而是能够生长的生命体;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以时尚为舟、以创新为帆的跨海远征”。当绣娘的银针穿过千年时光,与世界时尚的经纬线交织,楚雄正在绣出一幅“丝路云裳、美美与共、世界共享”的文化新图景。(周永芳 王洪 高建波 夏天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