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曲靖市宣威市旅游专列串联滇东滇西构建文旅促“三交”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0:08:15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曲靖市宣威市旅游专列串联滇东滇西构建文旅促“三交”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近日,曲靖宣威与大理、保山旅游专列双向首发,108名宣威游客与159名大理游客通过“夕发朝至”的专列网络实现“双向奔赴”,不仅串起尼珠河大峡谷的千仞绝壁与大理“风花雪月”的诗意山水,更以旅游为纽带,推动滇东滇西各民族在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经济交融中构建起文旅促“三交”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打破地理壁垒,搭建铁轨上的“交往桥梁”,激活跨区域流动。“傍晚登车睡一觉,清晨就到苍山脚下。”旅游专列采用“夜宿列车、朝抵景区”的运行模式,让“说走就走”的跨区域旅行成为现实。这趟由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曲靖车务段联合推出的专列,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创新,更是区域交往的催化剂,它像一条流动的走廊,让宣威的“避暑胜地”与大理、保山的“火山热海”实现客源互送,宣威游客在大理感受白族扎染的千年匠心,在保山体验温泉康养的惬意;大理游客则在宣威乘缆车俯瞰北盘江大桥的震撼,在荣升火腿非遗工坊品味“云腿之乡”的烟火气。首月预计双向发送游客超2000人次的数字背后,是滇东滇西各族群众跨越山海、互访互游的热切向往。

  从峡谷绝壁到“风花雪月”,促进风景里的“文化对话”,书写交融新篇。专列线路精心设计“滇东自然奇观+滇西人文风情”的融合体验:大理游客走进万松居的千年松林、永安迤谷的绚烂花海,在浦在廷故居触摸红色历史,在火腿制作工坊见证非遗技艺;宣威游客则在大理古城聆听三弦弹唱,在保山热海感受地质奇观与温泉文化的共生。这种“换个角度看云南”的深度游,让不同区域的文化符号在游客眼中立体起来,当宣威的火腿香遇见大理的茶香,当峡谷的粗犷邂逅洱海的细腻,一场跨越滇东滇西的文化对话正通过旅游专列娓娓道来。

  政企协同破壁垒,实现产业链上的“经济共振”,绘就区域共富图景。旅游专列的双向开行,打开了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铁路部门的协作,不仅构建了“铁路+旅游”的融合范本,更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的链式反应,数据显示,首月专列预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00万元,大理游客对宣威行程的满意率达100%。这种效应正在向更深层次延伸:宣威火腿、大理扎染、保山小粒咖啡等特色商品通过旅游线路形成“消费闭环”,景区间的客源共享机制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正如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专列是纽带,我们要让‘火腿之乡’与滇西文旅品牌相互赋能,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如今,从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到产业生态的协同共建,滇东滇西正以旅游为媒,探索出一条“三交”引领、经济共振的区域发展新路径。

  从“各自为营”到“双向奔赴”,从“单点观光”到“全域联动”,这趟列车正在铁轨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云南故事,山水相连促成人缘相亲,文化互鉴推动民心相通,经济共振实现区域共荣。今后,随着更多跨区域精品线路的推出,“火腿之乡·避暑胜地”与滇西文旅名片将在“三交”实践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为云南文旅高质量发展勾勒出协同共赢的壮阔图景。(曲靖市民族宗教委)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