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一路芬芳一路欢——云南路地联创共建织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纽带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11:44:43  来源: 民族时报

  原标题:一路芬芳一路欢——云南路地联创共建织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纽带

铁路部门在车站组织开展民族歌舞表演,宣传民族文化。国铁昆明局供图

  7月1日,全国铁路暑运大幕正式开启。在昆明南站,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候车大厅被云南民族文化元素与特色花卉精心装点,身着五彩斑斓民族盛装的各族群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以最热烈的方式迎接八方游客。昆明南站化身民族文化交融的“金色大厅”,多姿多彩的民族元素如彩虹交汇,高铁动车组变身移动的“民族文化博物馆”——这鲜活场景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边疆的生动实践,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云岭大地结出的新硕果。

  云岭大地千峰秀,铁轨蜿蜒万象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云南正以钢轨为笔、以山河为卷,绘就一幅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瑰丽图景。

  同创共建 民族团结之花更艳丽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彝族歌手高亢的歌声引得旅客纷纷驻足。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举着手机全程直播:“还没上车就感受到云南的民族风情,这趟旅行太值了!”

  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早已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期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昆明局”)预计发送旅客超2600万人次,同比增长8.3%。一列列高铁动车组列车宛如流动的民族文化长廊,载着八方游客驶向迪庆、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旅游热门目的地。

  丽江站党支部书记朱江林深有感触:“前几年,旅客问得最多的是‘哪里买氧气瓶’,现在更多人关心哪个村寨的节庆最热闹。”

  “这个暑假,我们打算在云南待上一个月,去村子里面住上一段,带孩子好好体验下云南的火把节。”来自江苏的黄女士一家四口对此次云南之行充满期待。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立足省情特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资源,强化路地协作共建,7月1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牵头,国铁昆明局携手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全国率先成立9州(市)1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当天,在昆明南站,签约各方在八方游客的见证下,共同签署共建共创协议,启动“团结花开 一路芬芳”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让云岭大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添新动力。

  “你看,国歌的作者聂耳是玉溪人”“白族的扎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当天,在候车大厅展示的9州(市)1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展板和展台前,吸引不少旅客驻足观看。结合暑运工作启动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当天组织开展了红歌联唱、民族歌舞展演、创建成果观摩等一系列活动,让远道而来的八方客人对云岭大地的民族团结更有直观感受。

  齐心协力 民族团结之根更扎实

  如今,随着“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末,云南铁路通车里程已超50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1170公里。全省16个州(市)中,已有14个通动车。在彩云之南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铁路蜿蜒穿梭于山川之间,一列列带着希望的高铁动车飞驰在崇山峻岭,连接起城市与乡村,更紧密地系起了各族人民的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纽带。

  徐晓庆是土生土长的宁洱人,当了9年列车乘务员的她,在中老铁路开通前夕,毅然申请回到家乡,到宁洱站工作。

  2021年12月3日,这是一个让宁洱人民铭记的日子。中老铁路如一条钢铁巨龙,带着希望与梦想,开进了茶乡。截至今年5月,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5300万人次,最高单日旅客发送量达9.1万人次。它不仅深度联通中国境内31个省(区、市),更将辐射效应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地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这条国际物流“黄金通道”释放的巨大红利,让沿线各民族搭上了“幸福快车”。

  国铁昆明局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站创建与深化“金花”服务文化品牌创建相结合,总结提炼出“技能有真金、服务细如丝、用心传帮带”等服务理念,组建“石榴红”等服务队,车站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金花”服务贯穿旅客旅途全过程。

  如今,徐晓庆每天忙碌于帮助各族旅客购票、改签车票、引导旅客乘车、用民族语言提示铁路乘车注意事项等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她却充满了成就感。“我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家乡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推动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国铁昆明局累计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同比增加1000多万人次,增长11.3%。路地联动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有效实践路径。此次9州(市)1局缔结同创共建联盟,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不仅推动了铁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是共同把铁路真正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线”“发展线”“风景线”“富裕线”,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云南力量。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创建工作更加注重“有形有感有效”。通过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工程,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和兴边富民行动等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活动,推动党的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目前,云南全省已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边疆”成为了开放前沿,“民族”成为了发展优势。

  近年来,国铁昆明局始终将党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铁路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主动创新实践,深度融入云南“枝繁干壮”“石榴红”等工程,积极参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创新表达形式,持续打造外美内实、富有内核的民族文化“集群”,在乡村振兴、公益服务、铁路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一条条“动力线”“经济线”“富民线”在云岭大地不断延伸。

  聚焦主线 民族团结之果更丰硕

  “云南铁路90%以上分布在民族地区,我们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突出‘一线一风景、一车一特色、一站一主题’,持续打造‘342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国铁昆明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晓燕介绍。通过打造中老铁路玉磨段、丽香铁路、昆玉河铁路3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线,昆明至丽江、西双版纳、香格里拉、河口北4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列车,以及昆明站、红河站、宁洱站等2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站,以点画线、连线成面,有效释放铁路强大的连接力、辐射力和服务力,融入并服务好云南各民族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让铁路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铁纽带”和“连心桥”。

  随着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的完善延伸,以及中老铁路、大丽香铁路列车的加密开行,云南铁路这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网络纽带正不断延伸。在磨憨铁路口岸,熟悉老挝语的客运员张蕊每天要接待十余个跨国旅游团,她说:“很多东南亚游客专门来体验我们的民族主题列车。”

  千里铁道线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从“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历史到“八出省五出境”的现代铁路网,云南用钢铁轨道铺就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当高铁动车穿越崇山峻岭的瞬间,窗外掠过的不仅是山川美景,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时代画卷。正如一位藏族老人在旅客留言簿上写的那样:“车轮滚过的地方,民族团结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今天,从高原雪山到热带雨林,从茶马古道到现代高铁,云南正通过路地联创共建的生动实践,凝聚起云岭各族群众同奋斗共进步之力,用独具风情的七彩之笔,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篇章,让路之所达一路芬芳一路欢。(记者 杨燕明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