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变”之下从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西双版纳加快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步伐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西双版纳州抢抓机遇,顺势而变,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和市场主体培育为重点,着力构建“一轴两翼多组团”立体化开发新格局,区域协同发展势头增强,沿线综合开发建设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动能澎湃,面貌焕然一新,从曾经的边陲末梢走向了如今的开放前沿。
区位之变:从边陲州市到大道枢纽
三年多来,西双版纳州聚焦“维护好中老铁路”,加大交通、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大批项目火热开工,通道能力显著提升,以中老铁路为“主干”,与昆磨高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等,构成“水、陆、空、铁”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对外开放交通网络,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昔日的边陲州(市)成为云南发展的大道枢纽。
西双版纳州以项目作为“强引擎”和“硬支撑”,实施了腊满高速、景海高速、勐绿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公路通车里程达10327公里、高速公路414公里,形成“三出州、四出境”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四期改扩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70条,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2024年首次分别突破2万吨、700万人次大关,货邮吞吐量排全省州(市)机场第一位。澜沧江—湄公河四级航道建设完成,恢复国际客运及澜湄旅游线路;500吨级散货码头投入使用,年吞吐量达12万吨。2024年首单跨境水公铁“一单制”多式联运落地。落实中老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商机制,推进和做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GMS)保障,增开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国际旅客列车,加快勐腊试验区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内联外通格局初步成形。
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西双版纳段累计运输旅客3011万人次、发送货物1749.5万吨;今年1至5月,运输旅客520.6万人次、发送货物287.6万吨。“水陆空铁”多向立体快速运输通道初具雏形。
依托中老铁路运输优势,西双版纳州加快口岸建设,实现提速发展。2024年1月,勐满公路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外开放,全州国家级口岸增至7个,关累港口岸、打洛口岸联检楼、一般贸易货场、边民互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5个省级边民互市改扩建并运营,建成指定监管场地6类11个,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通关效率长期保持全省前列,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三年来年均增长13%,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产业之变:从“单点突围”到“集群赋能”
三年多来,从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园区经济集群发展,西双版纳州聚焦“开发好中老铁路沿线”,从“单点突围”到“集群赋能”,以优势产业发展之变,带动沿线经济集群高质量发展。
乘中老铁路开通之势,西双版纳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划发展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等七大重点产业,出台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各产业相应的资金扶持措施,成立工作专班压茬推进,“七大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从2400亿元提升至3100亿元,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和新优势正在凸显。2025年以来,“七大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756亿元。
橡胶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产值达264.50亿元,同比增长35.90%;普洱茶产业加快发展,经营主体达2.9万余户,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05亿元;热带水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73.42万亩增至2024年的89.66万亩,产量从110.87万吨增至167.25万吨;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23年的27.96万亩增至2024年的33.17万亩,产值近41.6亿元;文旅康养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4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058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2261万人次、451亿元。
西双版纳州以“铁”为翼,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集聚度和辐射带动效应,掀起物流枢纽建设热潮。勐海产业园区聚焦茶产业及配套转型发展,勐腊产业园区勐满片区聚焦橡胶产品、出口东南亚生产生活用品制造加工,西双版纳边境合作区勐养片区聚焦生物医药、文创产品、旅游城市服务配套产业发展,西双版纳边境合作区勐龙片区和打洛片区聚焦进出口(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布局。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园区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37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68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各类经营主体增加到23.9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6%,经营主体比去年底净增2566户,跃居全省前列。
合作之变:从自身发展到“全域共振”
走出去、引进来,三年来,西双版纳州持续放大中老铁路“黄金线路”的辐射效应,内通外联,对内加深合作,对外扩大合作,加快自身发展步伐的同时,推动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全域共振”,聚力发展。
对内合作全面深化,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地区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西双版纳州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07次,省外产业项目签约173个,落地115个,实际利用外资3712万美元。成功引入物产中大欧泰发展有限公司推进橡胶贸易,引入中船集团与中化橡胶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军工胶研究和加工;引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进云胶集团景阳公司期货交割仓储物流项目;促成田野橡胶与佳通、玲珑、前进、远大轮胎达成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州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次,省外产业项目签约50个,落地40个;驻外招商引资联络处(含驻昆办)共拜访区域内企业、政府机构和商协会367家(次),参加推介洽谈活动18场次。
与周边国家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老缅泰“四国九方”合作机制拓展至“四国十方”,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传统医药联盟会议、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等活动,与泰国、老挝进行教育交流互访48次,招收外籍学生超1700人。增划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300万亩,与老挝北部3省建立大气污染联络机制。新增中老、中缅友好城市3对、友好村寨3对,举办边民赶摆活动24次,为边民创收785万元。
通过2022年至2024年中老铁路三年行动发展运营,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黄金线路”效应进一步凸显,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成效显著。眼下,云南省正准备实施新一轮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西双版纳州将久久为功抓好运营维护和沿线开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提高招商实效,推动西双版纳对外开放高地再上新台阶。(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