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西山区共绘磨龙村振兴新图景
今年上半年,昆明市西山区深化“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聚焦磨龙村产业提质、设施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产业融合激活兴边动能,构建增收“强引擎”。依托西山区帮扶资源,联动村“两委”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启动茶叶精制加工项目立项。打造“互联网+茶产业”营销矩阵,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突破,赴龙门村调研咖啡种植可行性,启动产业立项筹备。邀请相关农科所专家指导龙香旱谷品种保护,协助勐腊兴边合作社完成30亩留种育苗,同步申报新品种保护。举办魔芋种植管理培训班,带动35户农户掌握栽培技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加速推进青松游客接待中心、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29.5公里边境线及热带雨林资源,规划“边境旅居+体验农业”业态,开发森林露营、界碑打卡等产品,打造“15分钟旅居生活圈”,申报“旅居云南”示范点,推动“雨林康养+咖啡产业”融合发展。
基建升级夯实边疆根基,打造宜居“新家园”。聚焦村民住房安全,推动坝卡村民小组钢屋架屋顶修缮工程,解决雨季漏雨问题;完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规划各村民小组环卫设施布局,提升村容村貌;协调推进龙塘老村道路硬化,改善8个村民小组出行条件,优化老陶公路、磨龙公路会车安全设施。助力青松茶叶初制加工厂投产运营,配套建设粮库、种子库等农业设施;争取区级衔接资金投入,规划橡胶林、茶林生产道路标准化建设,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推动边民互市配套设施升级,增强跨境贸易服务能力。
民生保障筑牢发展底线,凝聚边民“向心力”。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积极发放政策“明白纸”;审核“雨露计划”学生信息,协助申报临时救助61人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座谈等形式,深入宣传兴边富民政策,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引导各族群众参与乡村建设。
帮带机制深化协作共赢,书写边疆“新答卷”。与磨龙村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西山区委统战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建专班实地调研茶叶滞销问题,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销对接;西山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协调争取衔接资金,重点支持咖啡、龙香旱谷等长期产业;工作队协助村党总支强化党组织建设,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开展组织生活会,基层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通讯员 张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