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近日,国内首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大学语文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材:大学语文》正式出版。该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国民、新疆大学教授刘正江联合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将“铸牢”融入专业教学、社会实践等各环节,但聚焦这一主题的语文类核心教材仍属空白。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的推出,正是高校补齐教学载体短板、强化“铸牢”教育主阵地功能的重要突破。该教材的编写,紧扣高校育人目标,确立了“思政语文融合化、理论阐释生活化”“能力培养专业化、题型训练实战化”“课堂互动场景化、学习重点任务化”等“三大原则”,在夯实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更注重以文载道,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研读,感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多元一体”的历史基因与精神内核,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教材共分16个单元,覆盖疆域开拓、共御外侮、国家治理、服饰饮食、艺术科技等多个维度,构建起立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体系。选文既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又凸显“多元交融”的特色。既有《孟子·梁惠王下》《史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选文,也有梁启超《爱国歌》、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彰显民族精神的近代名篇,还收录了刘亮程《当你站在新疆看中国》、欧阳黔森《天堑变通途》等反映当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发展成果的作品,多视角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脉络与发展逻辑。
“这部教材填补了高校‘铸牢’主题语文教材的空白,为我们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精准载体。”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金蕊说。
据悉,今年秋季学期,新疆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已率先启用这一教材。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郝运作为教材策划人表示,这部教材凝聚了诸多专家、学者、编辑的心血,是“铸牢”理论通过出版物在教学领域的一次实践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李帆认为,该教材的出版,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与“铸牢”教育深度融合,助力高校进一步强化“铸牢”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记者 孙文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