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小河淌水乡愁地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0:25:50  来源: 大理日报

  原标题:弥渡县密祉镇——小河淌水乡愁地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歌

  近年来,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立足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在赓续文化根脉中凝聚民族情感,在优化发展布局中搭建交流桥梁,着力擦亮“小河淌水乡愁地、民俗文化大观园”品牌,持续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凝聚发展合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赓续文化根脉 凝聚认同力量

  密祉镇始终将民族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和推动旅游发展的核心灵魂,通过系统性地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密祉镇围绕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这一标志性民族文化IP,打造花灯演出、花灯文化传习馆等特色文旅项目。每当“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的旋律悠然响起,无论是在太极山巅的静谧夜色中,还是在古镇街巷的灯火阑珊处,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纯净深情的歌声中沉浸式感受“小河淌水”的独特魅力。

  此外,密祉镇积极推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一方面,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马帮小院,集古驿戏台表演、休闲体验、图书阅读、共享厨房等功能于一体,游客还可参与密祉豆腐制作,在舌尖上品味非遗韵味;另一方面,通过花灯文化传习馆常态化开展花灯戏教习、表演与创作活动,同时组织刺绣等民族技艺培训,让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实现活态传承。

  优化旅游布局 拓宽交融渠道

  为搭建更广阔的民族交往互动平台,密祉镇以示范项目为抓手,系统优化旅游布局,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投资46万元实施的文旅促“三交”示范项目,推动旅游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全面升级,为文旅业态发展筑牢硬件支撑。

  同时,密祉镇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利用自有民居、院落,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与农家乐,推动“住宿经济”与“体验经济”深度融合。一批以古道风情、田园风光、民歌氛围为主题的民宿应运而生。

  节庆活动是文化展示与旅游引流的重要载体。密祉镇持续打造密祉元宵灯会、太极山庙会、密祉樱桃节等品牌节庆。节会期间,不仅有多民族歌舞联欢、花灯戏展演等文艺活动,还集中推出豆腐宴、刺绣、竹编、民歌文创等特色产品。这些节庆既是游客体验地方文化魅力的窗口,更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让传统民俗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

  发展特色产业 夯实团结根基

  在深耕文旅产业的同时,密祉镇将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升级作为发展的另一大支柱,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特色加工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旅游为核心牵引的“旅游+”多元产业体系。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密祉镇大力发展以万寿菊、樱桃、金银花、羊肚菌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形成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图景。目前,全镇种植樱桃2000亩、万寿菊1400亩、贡菜3200亩,金银花种植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实现增收100万元,特色农业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同时,巧妙地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樱桃、梨等时令水果生态采摘体验,以及面向学生群体的生态研学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入景”中感受田园乐趣。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入股合作社享股金、销售农特产品得现金等多种渠道,深度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如今,在密祉镇,产业发展所释放的红利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促进区域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层动力,逐步形成“产业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团结和谐助推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通讯员 周红梅)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