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
9月3日,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9月3日,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聚焦民族团结进步,通过文化共融、发展共进、治理共筑、精神共聚等多举措,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团结发展工作。
兰坪的石榴年年结果,普米族的琴声也会继续回荡在沘江河畔。当更多的“琴弦”加入、更多的“石榴籽”相拥时,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大石榴,必将结出更饱满、更甘甜的果实,必将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闪耀出更动人的光芒。
近年来,文山州深挖刺绣产业潜能,以“刺绣”为纽带,通过推动文化传承、举办服饰展演、强化技能提升、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怒江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和实践要求,持续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进校园,突出“五聚焦”,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扩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增进历史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独特的“文以载道”作用。
推动云南城市社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实现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关系,有助于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细、落小、落实。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阵地,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区域发展的关键节点,其治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长治久安。
在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底线的同时,红河州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抓手,走出一条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