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牢记嘱托,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新年伊始,彩云之南万象更新,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2015年,同样在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1月,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边疆各族儿女的深厚感情,踏上云岭大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对云南提出“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希望。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春城民族团结花开别样红

昆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迪庆:发展惠民生 雪域展新姿

细化制定214项改革举措,202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38亿元,实现近年来10亿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零”的突破……一组组新数据,正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丨西双版纳:开放涌活力 幸福绘新景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前进方向,有效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顽疾,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潜能和活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丨临沧:奋楫立潮头 乘风再远航

十年来,临沧市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以及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拼搏奋进的姿态,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潘岳:多元一体与民族文学

骏马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本届骏马奖评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后的第一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后的第一次,示范引领意义重大。

潘岳: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在彩云之南绽放“石榴籽精神”

云南省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凝心聚力

云南作为多民族省份,应当牢记嘱托,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凝心聚力。

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等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赋予区域协调发展以具体意义。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的时代价值

继续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光荣传统,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云岭大地越开越绚烂。

//minzu.yunnan.cn/video/003/059/347/00305934730_vw00000000000001_7cb58804.mp4
  原标题:《誓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这是被称作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誓词。...
//minzu.yunnan.cn/video/003/059/489/00305948997_vw00000000000001_39049d0e.mp4
  原标题:一朵绽放在目瑙纵歌场的民族团结之花   2月23日至2月25日,云南德宏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目瑙纵歌节。目瑙纵歌,意为大家一起跳舞,参与人员多时上万人,又称万人舞。节日期间,身着盛装的景颇族等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的村寨汇聚到目瑙纵歌场,纵情歌舞。从上空俯瞰,其蜿蜒曲折的队型宛...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故事比比皆是,绘就了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积淀了丰富又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傣族人开始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在变化与机遇中寻找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方式。
独龙族,主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全族人口不到一万,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怒江峡谷深处的独龙族乡亲们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
在苍山洱海间,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开放包容的白族一边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边汲取着新时代的源泉活水,走上了一条文化保护与产业振兴并举的发展之路。
在巍峨的高黎贡山和奔腾的怒江大峡谷两岸,生活着坚毅勇敢的古老民族——傈僳族。千百年来,傈僳族人民遵循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新时代的纳西族年轻人们正在续写古老民族的新守护故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新一代的德昂族年轻人正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守护着民族文化,也用实际行动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在茶山深处唱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的哈尼族人守护着祖先开创的农耕文明奇观,也通过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千年梯田里开出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歌舞同踏,共昌共荣,普米族传统文化在活态传承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强劲脉动,唱响了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欢歌。
不管在山这边还是那边,佤族人带着与生俱来的乐观、自信追逐梦想,奔向未来,让流传千年的佤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为更多的年轻人铺就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新时代的怒族与怒江两岸的各民族一起,怀揣着梦想,唱响着时代的欢歌。
如今,大山深处的基诺族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淳朴乐观、随性而又勤劳的他们早已将大山敞开,沐浴着国家政策的春风,顺应着新时代发展的方向,与全社会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改善生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阿昌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陇川县,少量散居在芒市、盈江和腾冲龙陵、云龙等地以及邻省。阿昌族善种水稻,精于“户撒刀”的锻制。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典型的拉祜族世居村寨。每到旅游旺季,全村人便载歌载舞,带着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在一场场国际范儿十足的拉祜原生态音乐盛会中。
云南省昆明市河泊所村,位于昆明市滇池边,全村有2000多人,汉族占到了99%,是云南省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代表。
编辑:杨景涵 王波 设计:陈洪涛 制作:张丽娜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