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竞赛举办
6月27日至29日,云南省高校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竞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有91所高校126名选手参赛,相比上届新增18所高校53名参赛选手,实现全省普通高校全覆盖参赛,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
6月27日至29日,云南省高校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竞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有91所高校126名选手参赛,相比上届新增18所高校53名参赛选手,实现全省普通高校全覆盖参赛,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
近日,曲靖宣威与大理、保山旅游专列双向首发,不仅串起尼珠河大峡谷的千仞绝壁与大理“风花雪月”的诗意山水,更以旅游为纽带,推动滇东滇西各民族在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经济交融中构建起文旅促“三交”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玉溪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打造高原体育胜地,办好各类体育促融赛事,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体育为媒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实践路径。
近日,由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组织实施的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成果——《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第十至十三卷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直以来,昭通市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同时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连续4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增进历史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独特的“文以载道”作用。
云南将持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切实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固,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针对数智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呈现的新挑战,迫切需要高校基于“数字思政”视域,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生态系统。
要讲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