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云岭新篇章
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构筑,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良好局面,谱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云岭新篇章。
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构筑,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良好局面,谱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云岭新篇章。
近年来,普洱市孟连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民族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宾弄赛嗨+X”模式,将这一民族团结互助机制有机融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全过程各方面,探索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孟连模式”。
临沧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不断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乐章。
近年来,昭通市将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体系,并持续深化社会宣传教育。
近年来,昆明市以节庆活动为切入点,促进各民族群众在欢快喜庆的氛围中增进认同、精神相依,探索出“节庆热度”增强“铸牢力度”的新路径,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深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增进历史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独特的“文以载道”作用。
云南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华传统历史观的结合,阐明了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各族人民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的科学指引。
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